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意大利期间,中意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七国集团国家。意大利为什么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中意和中欧关系有什么意义?本期“论坛”特请专家解读。
1 “向东看”以谋求振兴经济
问:意大利为什么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答: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的原因应该是中意在政治理念上某种程度的契合。在习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议下,中意双方都认识到只有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才是充满机遇的正确道路。
当然此外也必然有着意大利国内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从经济上看,最重要的是振兴意大利经济,降低欧盟陷入经济困境后的负面影响。
首先,意大利经济多年不景气,目前又经历新的衰退。高失业和低增长双重打击下,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可以帮助意大利增加出口,通过对华贸易恢复经济,另一方面中国带来的投资不仅能为缺乏资金的意大利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也能方便意大利企业在欧盟乃至全球开展业务,还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其次,意大利虽是欧盟重要成员国和历史上的经济强国,但目前欧盟经济发展对意大利的带动作用不强。欧盟当前经济由法德主导,意大利虽有一定产业优势,仍无法避免被边缘化的趋势,出口年均增长率和人均GDP都落后于欧元区。
此外,意大利对外贸易受欧盟整体层面影响,例如欧盟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就会冲击意大利经济。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增强意大利抗风险的能力。
从政治上看,作为历史强国,意大利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但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意大利在这两方面都出现不可避免的下滑,迫切需要恢复往日荣光。
本世纪意大利经历多次经济衰退,政府不得不削减预算,一定程度上影响外交政策。意大利在应对移民和经济危机等议题上与欧盟存在分歧,与美国的关系也出现裂痕。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 意大利选择“向东看”,巩固并加强对华关系来寻求突破口。
2 关键政治人物积极推动
问: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答:尽管中意双方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上成功牵手,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意大利国内也有一定的反对质疑声音,而且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磋商解决,比如贸易等领域仍存在一定分歧。不过双方在促进全球化、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多边主义、支持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和平解决地区争端等许多重要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识,合作仍是主流。
意大利成功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离不开关键政治人物的推动。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在银行业有多年工作经验,还在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教了10年金融学。尽管作为“中国通”的杰拉奇受到国内反对派一定的质疑,但他就任副部长后一直大力推动中意经济交流,积极呼吁政府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对华出口,振兴意大利经济。
自2013年意大利五星运动党成为议会重要力量以来,该党领导人一再表示希望意大利减少对美国和北约的依赖,转而促进与新兴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的关系。2014年意大利总理伦齐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随后历届意大利政府均采取对华友好态度。
中意双边关系的突破点是意大利2015年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随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2018年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首次访华,进一步深化两国经贸合作关系。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明年将迎来中意建交50周年。本着合作共赢,务实共进的态度,中意双方早已在贸易、文化教育和旅游等领域开展全面交流活动。在贸易领域,无论进口还是出口,中国都是意大利的主要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是仅次于欧盟的意大利第二大进口国。但是对华出口约占意大利出口总额的3%,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对华出口规模比意大利大得多,中意有着很大的贸易潜力。
3 双方得到实实在在好处
问: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中意两国能得到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
答: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1周年,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是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进一步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做贡献,体现实实在在的国际责任感。
“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成为中意合作的新平台。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能让中意经济联系更紧密,相互合作更深入,往来更便利,利益更融合。通过中国企业对意大利的投资,可以带动中意双重经济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通过开展跨国互联互通,能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国内国外市场需求。特别是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能通过双方各层面的交流,为改革注入外部经验和推动力。
从地理位置层面考虑,意大利是进入欧洲和非洲的绝佳门户,意大利港口可以成为中国商品向海外运输的重要物流枢纽。未来中国货物到达意大利港口后,通过陆路可以进入欧洲大陆,通过海运可以抵达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国。
对意大利而言,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机遇,可能重塑意大利的国际定位和国际地位。“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意大利港口发展,提升意大利在国际贸易上特别是港口贸易上的地位。长期以来欧洲航运的重心都在北方,意大利想振兴经济就要复兴本国的港口,重振地中海贸易的发展繁荣。
自2016年以来,中资企业参与到意大利北部瓦多集装箱码头、东北部里雅思特、威尼斯和拉文纳等港口的建设和运营中。港口繁荣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北部瓦多港为例,瓦多港建成后将是意大利第一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能承载年吞吐能力86万个标准箱,可以停靠当前世界最大的船舶。瓦多港建成后将降低中国货物运输到欧洲的成本,可以成为南欧的门户港口。
“一带一路”倡议还可以促进意大利对华出口,提高意大利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意大利品牌的海外拓展提供绝佳的机会。意大利产品如服装和汽车在中国国内有着良好的声誉,众多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国内知名度也很高,是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意味着特定行业的运输成本将降低,意大利可以向中国出口更多产品。
通过一系列双边经贸合作,还可以缓解当前意大利国内民生困境和一些社会问题。近年意大利经济疲软导致社会压力陡增,非法移民等问题让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将是意大利新政府开启国内发展新篇章的重要一步,对双方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4 或有更多发达国家加入
问: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中意、中欧关系发展有什么意义?是否会有其他更多发达国家加入?
答: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中意和中欧而言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意大利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第四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鉴于意大利在欧盟内部发挥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 中意之间的深入合作可以成为欧盟成员国与中国建立紧密关系、同时又不破坏欧盟整体对外关系政策的范例。欧盟也应视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欧关系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双边合作带来的象征性意义。中意第三方市场合作向发达国家,也向全世界发出积极的信号:“一带一路”倡议既欢迎发展中国家,也欢迎发达国家加入。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也是中国逐步参与全球治理、承担世界大国责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的包容性、开放性、合作共赢、求同存异的政治理念得以进一步向世界传递,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达国家对中国抱有的成见,帮助中国塑造更好的国际形象。
意大利是欧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也是七国集团的重要成员国。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会对其他发达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他国家可能会调整对华政策,不排除有更多发达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能性,就像英国加入亚投行带来的表率作用一样。
但未来仍有一定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中国与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还需要解决在通信和贸易等领域的摩擦和争端,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
此外,七国集团本身的影响力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逐步下降,在当今西方国家内部不断爆发的反全球化浪潮下,七国集团作为全球化的代表性组织已饱受诟病,当今一部分国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七国集团代表的全球秩序和背后的治理理念所导致。所以意大利此次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可能预示着现有秩序开始变化改进,也意味着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呼声开始被国际社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