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师大在大夏大学原校址正式成立。
《大夏光华》丛刊所收包括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有关的各类校刊、毕业纪念册、招生简章、师生通讯录、学生作业簿、学生手册、日记册等校史文献,凡77种,大量的第一手珍稀文献,且这些文献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本书收录的资料内容相当丰富,反帝反封建、爱国抗日是其中许多文献的主题,比如大夏大学猛进社创办的《猛进》半月刊,其主旨就是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奋起救亡。
从学科上说,除了教育学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以及经济文化的内容同样非常可观。其他资料性文献的价值,也不容忽视。举例而言,《光华半月刊》第七期前有钱基博《骈文通义》,后有钱锺书《上家大人论骈文流变书》,补其父之遗阙,父子同期论学,既是钱家盛事,更为学林佳话。而新文学研究专家陈子善教授从收藏的《光华期刊》中觅得徐志摩诗作《赠给她》,并证明这是徐志摩此作最初版本,凡此种种,皆足以说明这批私人收藏文献的公布不但会对上海乃至全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史研究有所推动,对现代文学史甚至学术史的研究亦不无禆益。
丁小明尤其提到,该丛刊的书名,由书画研究者傅申题字,傅申的舅舅是华师大著名教授许杰,傅申的父亲是1949年大夏大学的毕业生,因此傅申收到题字的邀约非常激动,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提笔,“有好多人对华师大充满了感情,我就是其中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表示,出版《大夏光华》,在如何守护华东师大集体记忆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必将促使更多的师大人去了解师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