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这几天有点烦,说有人笑她“想不穿”。
原来,她生有一子一女,子女结婚后,给她添了两个外孙一个孙女。于是,老俩口一个照顾女儿,一个去帮儿子,十天半月见不上面是常有的事。
他们天天忙着买汏烧,别说旅游,人民公园的门往哪开也早忘了。她出手大方,孙辈们课余学钢琴古筝啥的,掏钱比谁都快。她说:我这不跟在单位里搞后勤一样嘛,哪里“想不穿”啦?
我很理解老董,她用行动维系着家的温暖和谐,家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和万事兴,值啊!她从辛苦付出中品味着天伦之乐,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都说明她是个想得穿的人。我由此想到了两位模范人物。
年过八旬的我国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将自己一生积蓄下来的一千多万元,捐给了她的家乡。为了献出“绵薄之力”,她和老伴常年吃得简简单单,穿的都是旧军装。因为她想穿了,把对家乡人民的大爱和共产党员的抱负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如此壮举。
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全国劳模李斌。李斌不幸去世了,但我依然记得他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我想明白了,对于成功人生的定义,每个人标准不同,也没有对错,只在于自己是否享受这个过程。”李斌想穿了,他于是经受住了职位的升迁、高薪的诱惑,在生产第一线坚守了39年。
由此看来,人的社会责任不同,该把什么事“想想穿”,无需相互看样,更不用在乎别人的议论。想穿了,付出了,感觉是享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