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国际舞蹈日”公益活动扫描
~~~“国际舞蹈日”公益活动扫描
     
2019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嗨翻“舞空间”
“国际舞蹈日”公益活动扫描
朱渊
学跳探戈祖忠人 摄
  舞一曲热情的探戈,让疲惫的身体找回律动感;听一个舞者的心路历程,了解民族舞蹈的丰富和多元;探访舞台内部的秘密,读懂那些美的背后有多少辛苦的付出。在一年一度的“国际舞蹈日”来临之际,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昨天推出一系列公益活动,为舞蹈爱好者和广大市民奉上舞蹈艺术的“大餐”。

  舞一曲探戈

  感受热烈奔放

  诚如阿根廷舞蹈家弗朗西斯科·法克拉所言:“原本以为亚洲文化内敛含蓄,中国人对于流行于阿根廷的热力探戈恐怕不那么能接受,却没想到在他们的灵魂中,也有着这样一簇熊熊燃烧的探戈火苗。”

  昨天,率先拉开“国际舞蹈日”公益活动序幕的就是一场高含金量的探戈公开课。来自阿根廷的舞蹈家法克拉和中国舞蹈家许暄宜带领市民和舞蹈爱好者展开一段奇妙的探戈之旅。从介绍阿根廷探戈的背景、起源、发展到和爱好者们一起即兴创作、迅速成舞,不少探戈爱好者表示,经过老师的金手指点拨,同样的舞步顿时找到了灵感和氛围。

  来自某高校的小金,昨天请假来参加探戈的舞蹈班,短短一小时打开了她对探戈的“新视野”,她说:“以往可能较多关注的是绚丽的舞步,还有男女舞者合作时的默契,但今天我读懂了这种默契的背后是一种灵魂的契合。就像老师说的,探戈是灵魂的舞蹈,跳舞的双方如果不是真的很懂对方,是无法跳出完美的探戈的。”

  来自上海舞蹈学院的小周表示,和平时课堂上学习的“标准化”探戈舞步不同,阿根廷的探戈更加随性及富有变化,尤其是脚底下的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碎步,都是舞者心情的外化。

  听一个讲座

  读懂民间舞蹈

  下午的重头戏是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主讲的“民族民间舞大讲堂”,因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而被圈粉的许亚早早来到实验剧场抢占有利地形。“以前老觉得民族舞不就是春晚上跳得那些,要么采茶、要么泼水,场面虽好看但总觉得距离现实生活很遥远。”看了“电波”以后,许亚对上海歌舞团的作品有了新的期待,她的目标是找机会把之前错过的舞剧统统再“补习”一遍。

  站在“民族民间舞大讲堂”的舞台上,陈飞华为舞蹈爱好者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不仅如此,现场上海歌舞团的演员们还奉献了精彩的舞蹈展示。

  延续这热切的氛围,随后进行的Urban Dance工作坊带领爱舞的年轻人尽情舞动,而上海市舞蹈学校舞蹈教育家林美芳老师的芭蕾大师课,则为爱好芭蕾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艺术体验。晚上,“舞空间”公益夜剧场迎来了国内先锋现代舞团队谢欣舞蹈剧场。

  此外,全天无间断舞蹈主题市集,整合汇集各类舞蹈用品、文创衍生品、明星签名纪念品、演出票务等,并有舞蹈主题皮具制作、舞蹈主题绘画等互动活动,给此次“国际舞蹈日”公益系列活动带来了浓浓的艺术生活气息。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5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专题/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2-13
怀旧开篇 梁祝收尾
嗨翻“舞空间”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3嗨翻“舞空间” 2019-04-29 2 2019年04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