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韩国军队连续发生重大事故,而且出事的几乎全是国产明星武器。事故原因公布后,让该国民众唏嘘不已,原来这些平日里被吹捧为“护国神器”的玩意儿居然那么弱不禁风,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春川惊魂
3月18日,韩国空军部整备维修队来到春川基地,检修最新式国产天弓地空导弹。按照操作规程,先把连接导弹发射系统的黄色光缆拔掉,再插上测试光缆进行检测。当时,有着15年工作经验的两名技术人员已备好三米长的灰色测试光缆,口头复述标准流程后展开检测,却漏掉“关键步骤”——拔掉作战光缆,结果一人直接摁下发射开关,导弹陡然发射,并在3.5秒后爆炸。知情者说,如果导弹飞行路径是春川市区的话,肯定造成重大伤亡,“那可真成‘国难日’了”。
耗资8000亿韩元研发的天弓是韩国自主反导系统(KAMD)的核心,号称“韩版爱国者”,每枚造价15亿韩元。眼见15亿韩元瞬间灰飞烟灭,韩国国防安保论坛负责人申宗宇表示:“不管军方如何辩解,这都是荒唐至极的事情,而且这类荒唐事现在越来越多。”今年2月27日,群山基地一架KF-16D战斗机升空13分钟就坠入黄海,两名飞行员跳伞逃生。据查,当时前舱飞行员有2000余个飞行小时经验,后舱飞行员的飞行纪录也有350小时,一名专家认为,飞机升空十余分钟就坠毁,飞行员却成功逃生,“更多迹象表明这起事故是场人祸”。
浦项灾难
因人为或技术问题导致尖端武器出事,不仅给国家带来损失,也让国民丧失对军队信心。韩国“自主国防网”负责人李日宇称,武器维护和操作人员都忽略掉操作规程,表明韩军纲纪混乱,兵员素质差劲。早在2017年9月15日,正值朝韩军事对峙之际,韩军发射两枚玄武-2A地地导弹示威,其中一枚飞行数秒后就坠毁,该导弹被韩国军方自诩为对朝“杀伤链”武器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这一失败无疑颜面尽失。事实上,玄武-2A自2012年实战部署后便麻烦不断,当年第一次试射就凌空爆炸,“这样的失败率,还怎么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韩国国防技术质量院指出,玄武-2A不仅有零部件故障问题,还存在维修保养人力不足导致导弹“卡壳”的问题。
这样的短板在韩军内部已不是一两天了。去年7月17日,韩国海军陆战队一架MUH-1特战直升机从浦项起飞,在距地十米处坠毁,导致五人死亡,目击者称,直升机先是掉落一片旋翼,导致转力朝一边倾斜,造成驱动轴断裂,这明显是旋翼转轴套管有问题,调查组还在现场发现套管组件受冲击后出现凹陷的情况。韩军表示,MUH-1是从国产完美雄鹰通用直升机基础上衍生而来,以满足陆战队敌后渗透作战需求,为此从十余家韩国企业引进不少零部件,完全是“混搭型”机体,组装过程中曾暴露出不少系统难以集成的问题。更要命的是,由于韩国人急躁冒进,MUH-1从研发到下线仅用了31个月,从试飞到部队入列的时间更短,完全违背科学规律。
去年1月,韩国海军陆战队举行接收两架MUH-1直升机的仪式,海军陆战队司令权晋求表示:“我们插上了翅膀!”按计划,韩国陆战队要接收28架特战直升机,同时培养40余名飞行员与40余名维修机械师,并于2021年创立陆战航空团,但浦项事故打乱了所有计划。
韩国监察院还指出,MUH-1的原型完美雄鹰也有毛病,当初就没有解决机身结冰问题,也不具备雷击保护功能,还曾因机体异常抖动紧急着陆。去年6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韩国,曾受邀试乘完美雄鹰直升机,他表示过购买该机的兴趣,但频发的事故明显阻断了韩国人接收订单的希望。
“国货”之痛
韩国《时事周刊》称,10年来,韩国军方和媒体把K9自行火炮、K21步兵战车、K2坦克、K11双口径步枪、蓝鲨鱼雷、海星反舰导弹、雄飞教练机、新弓肩扛式导弹、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玄武地地导弹列为“十大国货名牌”,但实际操作表明,所谓的“名牌”多半成为“鸡肋”。K11步枪曾被设想为改变韩国陆军作战样式的下一代单兵武器,但在2010-2013年交付部队的914支枪连发炸膛事故后停用,2014-2017年,在对枪支质检中,又发生火控装置龟裂的事情,直到今年1月仍未查清原因,结果所有K11被放入仓库里永久封存了。而作为韩国装甲兵骨干的K2坦克,从1995年起就嚷嚷彻底国产化,但因始终无法解决“坦克心脏”——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难题,韩国国防部先后两次搁浅量产和实战部署计划,直至今年2月才第三次宣布K2坦克全面量产计划,让人伤感的是,坦克仍是国产发动机和德国变速箱的“混搭品”,“国产化之梦”再度泡汤。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