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巴士停在我们下榻的安徽宁国佳良农庄的门口,老板小叶兴奋地告诉我们:“你们赶巧了,明天正好是我们一年一度的畲族三月三文化节,很热闹。”旅游能撞到畲族民族节日,实在是一种缘分。当晚零点,当大家正迷迷糊糊入睡的时候,一阵久违了的鞭炮声响了起来,呵,节日来临了!
畲族是安徽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意为刀耕火种,三月三是畲族最重要的节日。文化节的开幕式在畲族风情广场进行,进入畲族风情广场,迎面是四根高大的柱子,上面刻着盘龙等各种吉祥物,每个柱子的顶端处分别写着盘、蓝、雷、钟字样。原来,这有个传说。在《高皇歌》中记载,畲族始祖为盘龙麒(即槃瓠)。盘龙麒因佐高辛帝平燕国有功,得与公主成婚,封管东粤,生下三子一女。长子诞生时放在盘子中,因而姓盘。次子是放在篮子中的,因而姓蓝。给三子起名时,天上响雷,歌中描述“雷公云头响得好,朱笔落纸便姓雷”,因而姓雷。女儿成婚是招婿的,女婿姓钟,因而这一脉繁衍出的后人们姓钟,这一传说家喻户晓,世代相传。广场上到处是穿着民族服装的畲族人,高音喇叭里放的是畲族山歌,眼前晃动的是畲族舞蹈,更有畲族特色的迎亲仪式。足球场大小的畲族风情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文化节的重头戏是农家乐厨艺大赛,广场上几十张桌子依次排开,各家农家乐派出代表,做三道具有畲乡民族特色的菜肴,按照色香味形养生健康等各项指标进行评比。只见大厨们炒、爆、熘、炸、烹、煎、溻、贴、瓤、烧、焖、煨、扒、烩、烤、熏、汆、炖、熬、煮、蒸,十八般武艺都使了出来,有的在搭配上下功夫,有的在色香味形上动脑筋,有的在营养上花了不少心思;有的刀工见长,有的造型奇特,当几十盆精心烹制的菜肴放在长条桌上,视觉上的冲击,味觉上的诱惑,那场面绝对让人震撼,人们拿起了相机,将这美食盛会拍了下来。
中午,我们的饭桌上多了一道乌米饭,畲族的“三月三”又称“乌饭节”,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先。乌米饭和上海人吃的八宝饭差不多大小,刚出笼的乌米饭乌黑油亮,黑中带蓝,看着就觉得养眼,晶莹圆润,吃到嘴里香软可口,劲道的口感让人尝了更是停不了嘴!一碗乌米饭让大家感受到了畲族兄弟浓浓的情谊。大家举杯,共同庆祝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