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才公寓——张江案例
宋宁华 朱泉春
人才公寓内景
  在张江科学城的规划中,规划总面积约94平方公里,将转型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和新产业的培育之地,现代新型宜居城区和市级公共中心,世界一流科学城。

  根据规划绘就的美好蓝图,围绕“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的布局结构,张江将新增住宅建筑面积约920万平方米,其中890万平方米用于租赁住宅。也就是说,“不求所有、但求所住”的租赁式住房,将成为未来张江解决“住房难”的主流。

  需求

  上海正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张江作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人才是其中的第一资源。一直以来,在上海的人才高地——张江,“人才公寓”都是极富张江特色的案例。

  始建于2000年初的创业公寓,被称为张江人才公寓的“1.0版”,为解决当时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开创了先例,经过2.0版的“高科苑”、3.0版的“天之骄子”,直到2017年推出的国际社区人才公寓,标志着张江人才公寓进入“4.0版”。目前在张江园区的核心区域,已经有9个人才公寓项目,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园区科研人员和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居住需求。

  但人才公寓一房难求、一等数年的情况十分严重。根据调查结果,未来张江人才公寓的需求结构是:顶级2%,高端12%,舒适26%,基础60%。

  作为租赁住宅的主体人群,问卷显示,他们愿意承受的租房成本一般占收入结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72%的人承租能力在3000元以下;其中,75%为单人或合租居住,25%与家人同住。

  缺口

  需求高企,供给如何?调研显示:目前,张江科学城范围内各类租赁式住宅供给总量3.89万套。其中普通住宅租赁供给约3.16万套,功能性人才公寓供给6167套,市场化长租公寓、酒店式公寓、服务式公寓约1144套。相对需求,近期仍有近5万套的供应缺口。难题如何破解?张江镇尝试打破常规思路探新路。尽管城市化迅速推进,但张江许多本地居民仍拥有宅基地上的富余房屋,愿意对外租赁,可谓人才公寓供给的一片“蓝海”。

  但是,目前农村个人出租房基本处于自发的、分散的、无序的状态,专业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良莠不齐的租客也为房主带来了许多烦恼,更滋生了许多隐患。

  破题

  以抓增量、强功能为重点,打造符合科创人才不同需求的租赁住房,成为张江镇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张江镇计划以张江科学城规划外的周边农村宅基地房屋作为切入点,解决科创人才的居住问题,为农民带来可观收益,并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民生实事工程,改善和美化当地的人文环境。

  张江镇镇长王庆介绍,乡村人才公寓的探索实践是“农村”与“人才”的双破题,既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践,又是人才安居服务的有益补充。如何为人才提供更安全便捷、更优美完善的配套环境将成为关注重点。目前,张江镇还在洽谈更多的房主,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安居乐居的乡村人才公寓社区,让张江科学城人才伴随着徐徐的清风和潺潺的流水,在绿荫下、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本版摄影 朱泉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美美与共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美美与共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阳光天地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晚报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小清新农宅 小白领栖居
人才公寓——张江案例
新民晚报要闻A05人才公寓——张江案例 2019-05-16 2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