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你看,你看,南京路、淮海路在悄悄“变脸”~~~
你看,你看,南京路、淮海路在悄悄“变脸”~~~
你看,你看,南京路、淮海路在悄悄“变脸”~~~
你看,你看,南京路、淮海路在悄悄“变脸”~~~
你看,你看,南京路、淮海路在悄悄“变脸”~~~
你看,你看,南京路、淮海路在悄悄“变脸”~~~
     
2019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看,你看,南京路、淮海路在悄悄“变脸”
新品首店如潮 文艺范儿更足
张钰芸

  黄浦区>>>

  对标国际,打造世界级商业街

  “未来让南京路、淮海路这两条商业街成为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第五大道、东京的银座齐名的世界级商业街。”黄浦区委书记杲云此前表示,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对淮海路的换新改造,把淮海路的厚度做厚。“我们计划把淮海路和两头的新天地、复兴公园连接起来。新天地聚集了很多年轻人,在这个区域当中我们想呈现更多的艺术、文化、运动和表演,展现一个活力四射的街区。另一头的复兴公园有很多优秀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我们要把这些支马路和上面的历史文化挖掘出来。”

  南京路步行街是申城创新政策的主要“落脚点”。今年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便利服务的试点之一在新世界大丸百货。在日前2019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创新分论坛上,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卓夫还提到,未来将继续探索在南京路开设进博会商品零售区域,争取在“免税、保税、退税”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源联动。本报记者 张钰芸   

  1999年9月,全天候的南京路步行街建成,今年迎来其20岁生日。而淮海路的历史则能追溯到百年之前,时髦商场和烟火里弄是它的底色。去年《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把淮海路和南京路打造成两条世界级商业街,如今一系列改造提升都在持续中。昨天,新天地广场正式开业,成为淮海路上的“颜值担当”,而南京路步行街也将在今年年底迎来新世界商城的回归,一头集齐“金三角”,另一头拥有IP展和新品首发“两手抓”的新世界大丸百货,中段的“新世界休闲港湾”等一批重点公共空间也将在今年启动提升改造。

  淮海路

  迎来全新“颜值担当”

  昨天,试营业半年的新天地广场正式开业。作为全市首个提出主要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商场,从空间设计、墙面材质到色彩搭配,都充分满足新女性的审美偏好,成为淮海路新的“颜值担当”。

  瑞安房地产执行董事罗宝瑜表示,新天地广场主打细分市场,旨在创造出一个既能满足都市女性对精致健康生活的追求,又能享受精神世界富足的社交空间。通过构建具有参与感、共鸣感、归属感的社群体系,新天地广场不仅丰富和完备了新天地商业圈的各项功能及优势,也进一步助力淮海路建设接轨国际的世界级商业街。

  新天地广场商户中首店比例达到三成,包括16家中国大陆首店和11家上海首店。而通过和腾讯合作,新天地广场是落地“人脸识别智慧推荐”的全国首个案例,会员刷脸后就能获得千人千面的优惠券,同时也是全国首批试点微信“人脸支付”,打造智慧商场。

  相比东西两头的昌盛,淮海路中段却相对薄弱,但这一情况也将在今年得到改善。原第一百货淮海店与原伊势丹百货所在的地块,将被改造升级为Tx淮海剧汇,全面向年轻化、时尚化转型,改造将在今年7月或8月完成,致力于成为下一个全球潮流目的地。

  南京路

  “金三角”今年回归

  全长仅1033米的南京路步行街是“中华商业第一街”,一头拥有新世界城、第一百货和世茂广场组成的“金三角”,代表着传统商业的革新,另一头则是南京路上的最年轻商业体,新世界大丸百货也在4年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身之本。

  继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世茂广场后,新世界城于今年3月启动闭店调整,并计划在今年12月全新登场。全球首家动漫文化体验IP项目——火影忍者世界、溜冰场将升级为“冰雪世界”、世界上最高的室内攀岩项目……通过新品店、首入店、旗舰店的引入,以及更多餐饮、文化、体验和互动性项目的入驻,新世界城将会给广大市民游客带来更好的“买买买”体验。

  而作为“后起之秀”,新世界大丸百货将于本周末迎来4周岁的生日,新品首发、文创营销和国际化服务成为它的优势。上海正在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新世界大丸百货便把发力点放在化妆品品类上。截至目前,新世界大丸百货共有化妆品品牌47个,品牌数量已位居上海首位。其中化妆品新品首发更是“一发不可收”,不但首发活动档期已经排到明年,各大品牌还在争夺档期。“今年中庭的化妆品活动将更为密集,主流品牌、明星活动全年不断档。”新世界大丸百货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些首发活动的造景都不存在可复制性,全国独此一家。

  与此同时,新世界大丸百货还只做文创的全国首展,日本动漫国宝级文创IP展即奥特曼系列50周年特展、圣斗士星矢中国大陆首展等,都被引入上海,今年7月则将引入足球小将IP展的中国首秀。

  再加上世茂广场引入的Hellokitty主题乐园、西西弗书店等,第一百货对老上海文化生活的“复盘”等,“艺术+商业”已经成为南京路上的新名片。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都市小区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美美与共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美美与共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新品首店如潮 文艺范儿更足
艺术展现 街头文化
我们的客人
新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诞生
浦东66场活动助推“家门口”创业
工程院院士为浦东小院士颁奖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新品首店如潮 文艺范儿更足 2019-05-17 2 2019年05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