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的力量
丹峰
  丹峰

  谷文昌走到海堤前,望着那沿着海岸线筑起的“绿色长城”,他已筋疲力尽,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他希望可以睡一会,他念着自己未完的愿望:如果可以,要继续种下一棵树,挖新的水井。他就这样迎来了一生最后的时刻,在这片被自然摧残的土地上,他与苦难的百姓站在了一起。

  这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谷文昌》的最后结尾部分,我突然被打动了。

  面对浩瀚的自然灾难,血肉之躯虽败,但他为人民而战的勇气和担当令人敬佩与感动。

  谷文昌的一生是勇者的一生,他发动全体百姓植树,改善风沙侵害的生存环境。他勇于面对谁也不敢碰的政治难题,在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的事件上,从民心出发,不仅彰显他懂得变通的智慧,更使他成为大众代言人。

  话剧《谷文昌》,没有大起伏的戏剧性情节,在一系列芝麻大的“小事”积累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百姓官的日常。

  戏剧艺术如若想要感动人心,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创作核心。精神力量如果能从人性真诚的角度出发,便会抵达观众内心。在主旋律题材的原创戏剧作品中,许多作品容易着力于对宏大主题的宣扬,叙事容易围绕“理”,对角色人性多层面的塑造相对薄弱。话剧《谷文昌》,让我看到了一个没把自己当回事的质朴农民,一个对自己肩扛重担始终如履薄冰的干部,一个生活的智者,一个婚姻中的暖男。他有执拗和固执,他时常冒出狡猾俏皮,这也正是他这个人物令人感到信服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谷文昌,在自然灾害面前,他和台上百姓一样贫苦挣扎,他对人民的吃喝拉撒、婚丧嫁娶了如指掌,为人民奔忙。他唯一的不同,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他愿意挺身而出站在人民的前面。

  《谷文昌》的创作者抓住了“平凡”二字,把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散落在小事中。即使在关于“敌伪家属”的重大事件上,主演辛柏青非常接地气的表演,赋予谷文昌一种朴素如邻居的真切,把一场政治难题,处理如一次家庭会议。这场戏把宏大历史意义化繁为简,从平凡出发,是打动观众的关键点。

  这是此部作品创作上宝贵的地方,他们打破了传统高大全形象的创作套路,在舞台上建立人性的脉络而非事件与意义的堆砌。他们尽量消弱口号式台词,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写出了人性对人性的质朴,去脸谱化,使观众们改变了对“英雄”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剧舞美设计。舞台表演区设计简单,但舞台背景的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海水在拍打远近不一的礁石,看到了贫瘠的土地。多媒体多维度地扩展了舞台氛围,并随着剧情的推进,成为人物内心叙述的意向表达。我们没有看到过多绚丽的色彩,夸张的光芒万丈等主旋律烘托手段。从一片静静的海,到一片木麻黄树,再到汹涌的波涛,每次舞美手段的转换,扩展了观众的视觉空间,并与人物情绪、心境恰如其分地熨帖,再次体现了此剧创作者对勇者谦卑的敬仰,与对平凡力量的刻画。

  如果说谷文昌的伟大事迹是一座“丰碑”,那么这座丰碑是由每一次亲力亲为的帮助和人民口口相传而建立的。平凡铸就伟大,谷文昌始终有一种来自泥土的朴素,不高歌权力,不惧怕困难。他平凡得如海水一样无形,却与人民一起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力量。

  十日谈

  我与十二艺

  责编:杨晓晖

  只有置身现场,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剧场的感官盛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国际新闻
   第A05版:文体汇
   第A06版:动态/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聚焦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夜上海
   第A10版: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智慧助残 残健融合 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第20次“上海助残周”巡礼
   第A11版: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智慧助残 残健融合 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第20次“上海助残周”巡礼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家特别报道
   第A17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家特别报道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英国
   第A24版:俄罗斯/新民海外
用生命坚守理想
万物有灵,小满未满
家园
松江樱桃红了
白居易的“农民情结”
平凡的力量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4平凡的力量 2019-05-19 2 2019年05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