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温柔执法
潘高峰
  潘高峰

  昨天外出,叫了一部网约车。在成都北路南京西路口,司机违法被交警拦了下来。本来是很寻常的一件事,但这个交警一开口,却让人有些诧异。

  当时网约车司机可能是路不熟,在路口犹豫走机动车道还是辅路,结果走了个S形,实线变道了。交警拦下他后,从边上可以明显看到,司机有些沮丧,靠边后无精打采地摇下车窗。

  没想到车外传来一把温柔低沉的声音。“是不是路不熟开错路了?要去哪我帮你看看。”这个交警没有像人们常见的那样,一开口就要驾驶证、行驶证,而是“自来熟”地和司机聊了起来。司机显然也有些意外,甚至有些受宠若惊,愣了半天才说了目的地。交警听了点头:“路是没错的,但你刚才这样开很危险知道吗?变过去变回来,很容易发生事故。下次可千万别这样了。”

  春风化雨般的提醒,让人有些为司机庆幸:看来碰上心软的交警了,估计教育一下就会放行吧。没想到交警清了清嗓子:“请出示下驾驶证、行驶证。”这话头转换得让人有些猝不及防,司机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的语境中,听话地把证件交了出去。

  “6分了啊,扣完就9分了。你要注意了哦。”交警查了PDA,又开启了“絮叨”模式。“你们干这个挺辛苦,分扣完了也耽误做生意,老违法也很危险,你自己要心里有数啊。”一边苦口婆心,一边麻利地完成了开单处罚的全过程。交警把证件交还司机时,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笔者忍不住探头看了一下,是个中年交警,瘦瘦的,模样普通,和那温柔声音有些不搭。

  路上司机告诉我,开网约车2年多了,第一次碰到这么“客气”的交警,“心里很舒服,被罚也认了”。

  上海近年来一直在评选“马天民”式的好交警,只因交警其实是和普通百姓打交道最多的警种之一。市民对警察的印象观感,交警占了很大分量。笔者一位好朋友也曾是一线交警,站马路多年未发生一起冲突、未收到一次投诉,每次都能把违法人说得心服口服。他曾告诉笔者:“执法也是一门艺术。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笑起来,也能把人说得跳起来。”

  严格执法不等于粗暴执法,温柔执法不等于徇私枉法。很多时候,执法是最好的普法,但首先要让法律深入人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上海将向世界高质量敞开大门
双子塔现场综合验收当天发证
十二艺节折射剧场艺术生命力
乐动新静安 齐舞梦飞扬
温柔执法
新民晚报要闻A07温柔执法 2019-05-23 2 2019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