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天津市曲艺团《羽扇》有感
~~~——天津市曲艺团《羽扇》有感
~~~——天津市曲艺团《羽扇》有感
~~~——天津市曲艺团《羽扇》有感
~~~——天津市曲艺团《羽扇》有感
~~~——天津市曲艺团《羽扇》有感
     
2019年06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气度高古韵悠长
——天津市曲艺团《羽扇》有感
杨天旻
  ◆ 杨天旻

  古典名著与说唱艺术水乳交融,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结。一方面,古典名著为曲艺说唱提供了精彩素材;一方面,来于民间又盛行于民间的曲艺说唱,又为古典名著插上了永不疲倦的翅膀,使那些精美的词句、传奇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得以代代相传,比如名著《三国演义》和北方曲艺中的评书、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取材于“三国”的名段众多,比如脍炙人口的《长坂坡》《赵云截江》《单刀会》《华容道》等等,不胜枚举且久演不衰。然而,以同一曲艺曲种,系列地展现同一个人物完整人生,这样的曲艺形态在北方曲艺舞台上还没有过。天津市曲艺团推出的《羽扇》,便是开了这样一个先河。

  天津市曲艺团历时三年、精心打造,隆重推出的《羽扇》选择诸葛亮为主角,整场演出以京韵大鼓为基调,贯穿始终,并采用说书人旁白的手法,介绍剧情,突出主题,又加以现场古筝的背景烘托,穿越时空、渲染气氛,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打造一台使人耳目一新,震撼心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经典力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一篇大家耳熟能详的“临江仙”,是明朝人杨慎所作,因为被毛宗岗父子放在我国传统名著《三国演义》的卷首而广为人知。伴随着凝重典雅的乐曲,演出徐徐拉开帷幕。深沉的色彩、精美的古亭,把观众带回到清朗的远古时代。遵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经历脉络,随着京韵大鼓高昂优雅韵味醇厚的演唱,一代名臣精彩、曲折、多姿的一生,一幕幕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一个丰满、真实、立体的诸葛亮,大袖款摆、羽扇轻辉,由远而近缓缓走来。

  天津市曲艺团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中青年艺术家轮番登场,京韵大鼓刘、白、骆三大流派各展精华,刘(宝全)派的高亢激越、挺拔刚健,白(派)的儒雅温文、娓娓传神,骆(派)的雍容华丽、声情并茂,同时,演员们加强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表现出现代曲艺演员的新理念新追求。

  《博望坡》《七星灯》为传统节目,《借东风》是保留曲目,《三顾茅庐》《探疾问政》《斩马谡》以及尾声《羽扇》则全部是天津市曲艺团动用最强创作阵容完成的新创作品。这几段新作,唱词上既注重文学性更注重韵律性,既注重遵循原著更注重赋予新意。唱腔上无论是刘派的《三顾茅庐》《斩马谡》还是骆派的《探疾问政》,在继承流派经典精粹唱腔的同时,与文本内容和演员特色高度契合,特色鲜明,极尽京韵大鼓唱腔之精妙,给观众带来极高的艺术享受。

  《羽扇》以高古的气度,悠长的韵味,勾勒出一幅静远的画面,营造了一份深沉的意境,把富有神秘色彩的诸葛亮还原成真实可信的“这一个”,五丈原的秋天,那晴朗的夜空,闪烁的星光,摇曳的灯火;秋夜里那扶杖独立的清逸身影,那心系家国的一番感叹,仿佛至今还在我们眼前不断闪回。

  今天,我们重温一代先贤诸葛亮的精神,就是以古喻今,昭示爱国爱民、勤政廉洁的中华传统。建设一个更加富强的中国,实现美丽的中国梦,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需要“以身许国、舍我其谁”的情怀,需要更多忠诚、勤勉、奉公、无私的人们共同奋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广告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奥地利
   第A24版:匈牙利/新民海外
精神的还乡与笠屐的爱
东方之狮 民族之魂
气度高古韵悠长
今日基层好干部该啥样
“大”时代与“小”情怀
于无声处见真情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A17气度高古韵悠长 2019-06-02 2 2019年06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