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主任慈国巍围绕“防务合作新模式”主题作专题发言。他说,中国深知自身和平发展与亚太未来息息相关,主张积极开展双多边安全对话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两个轮子一起转,推行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安全治理模式。中国主张防务合作需要大国良性互动,构建开放包容的防务合作架构。相比传统安全,各国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共识更多,实践更多,应该继续以非传统安全合作领域为重点,从易到难,积累互信。
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周波表示,中国高度重视海上安全,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就是要推动海上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同时通过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安全。中国军队致力于同别国军队共同维护海上安全,中国也同有关国家就海上安全展开广泛对话和磋商,对促进海上安全、避免发生海上事件和冲突发挥积极作用。应减少和避免采取被对方视为不友好甚至敌意的近距离军事活动,鼓励亚太国家开展避免海空危险军事行动的对话和演练。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许蔓舒就网络安全议题表示,当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各国和世界安全提出新挑战,新兴技术带来的新风险需要提前防范,各方应继续在化解安全困境、增强互信方面作出努力。他提出,网络空间互信机制亟需构建,各国可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定期交流网络安全关切和网络政策变化,进一步理解彼此在网络安全上的差异、分歧和共同点。而后逐步建立工作层沟通机制,确保危机时的紧急协调,防止误判。 本报记者 杨一帆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