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目击/新民印象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粽糯艾香龙舟闹 端午“三味”古意浓
肖茜颖
端午香袋热销,孩子好奇地捧起香袋闻闻特殊的味道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古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古人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如今挂艾草更多是体验“驱五毒迎五福”的传统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豫园端午文化周上,现场精彩的说书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上海宝山罗店龙船文化节在美兰湖畔举行。伴着音乐,古色古香的龙船在湖面上交叉往返、穿梭迂回杨建正 摄
金山区山阳龙舟赛上,队员们劈波斩浪、一争高低本报记者 陶磊 摄
第12届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龙舟赛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通海湖畔举行,来自沪上29所高校的千余名国际留学生相聚于此,参与龙舟竞渡,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端午节食“五黄”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端午到孔子家上学,国学展示活动”在文庙举行。社区青少年现场进行武术对练、中国茶道、传统六艺展示,专业包粽师傅、社区民间艺人在现场指导孩子们包粽子、制香包、赏茶艺 杨建正 摄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肖茜颖

  五月初五,糯粽飘香,香囊添趣,龙舟竞渡。

  舌尖上的端午·诱人

  今年,除了沪上老字号热销的粽子之外,多所高校的“私房粽”也让人食指大动。同济大学一口气推出了奥尔良鸡肉蛋黄粽、芝士肉枣咸蛋黄粽、咖喱牛肉粽、咸蛋黄叉烧粽等新品,有学生评论道:“读一遍它们都觉得好好吃!”复旦的梅干菜肉粽成了校园网红;交大采用来自千岛湖的笋干制作出笋干鲜肉粽;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夸赞自家的水晶粽“有仙气”,因为西米包裹紫薯、山芋、蜜豆沙的粽子不仅口感弹牙,还健康养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秀出冰皮粽,有草莓、芒果、蓝莓、抹茶和摩卡五种口味。

  传统粽子则带来“仪式感”。嘉定州桥老街举办了10米长桌粽子体验活动。市民游客闻着粽子的清香,逛着古朴的老街,好不惬意。

  此外,江南民间有端午食“五黄”传统。“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据民间说法,在端午正午食用“五黄”可祛除寒湿和“五毒”,提升精力。

  指尖上的端午·温情

  香囊是古老的吉祥物。古人发现,把带有芳香气味的药材缝入布袋中,有驱邪、祈福、保佑平安的作用。 

  最近,豫园童涵春堂药店的香囊摊位人气挺旺。有市民特地来买香囊送给小孙子,希望孩子从小了解传统文化。

  还有不少年轻人想通过自制香囊表达心意。90后的小吴首次缝制了一个香袋。虽然她一个劲地说缝得坑坑洼洼,但她仍要将这个香袋连同其他端午礼物快递给远方的父母。她说,动手做的就是不一样,因为每针每线都缝进了自己的祝福。

  心尖上的端午·热血

  昨天,助威声响彻金山龙泉港上空,拉开了金山区第三届市民运动会龙舟比赛暨第十届山阳龙舟赛的大幕。一声令下,群龙飞驰,船似箭发。

  端午赛龙舟的起源之一,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日前,在中国龙舟公开赛(上海·普陀站)上,《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唤起了参赛者和观众的爱国热情。随着歌曲高潮的到来,一面巨幅五星红旗在苏州河上缓缓展开,3艘龙舟在铿锵有力的鼓声中护送五星红旗前行,苏州河两岸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既赋予了我们个人的、家庭的温馨时刻,又承载着民族的、国家的精神文化传统。年复一年,代代相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2019法国网球公开赛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粽糯艾香龙舟闹 端午“三味”古意浓
新民晚报目击/新民印象A12粽糯艾香龙舟闹 端午“三味”古意浓 2019-06-07 2 2019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