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颖
老上海最有名的四大小报,人称“四大金刚”,其中《金钢钻报》排名第二。该报创刊于1923年,终刊于抗战爆发前,以登载文艺作品而知名。
《金钢钻报》的创办颇具喜剧色彩。当年,“四大金刚”排名第一的《晶报》,其主持者余大雄为了推广销路,挑拨文艺圈,引起各方撕杀,他却坐收渔利。这之后,这位余大掌门越发得了意,开始在报上随便挖苦起各路文人来,一时引起文艺圈公愤。一天,那些被骂的,以及有正义感的聚在一起,决定也办个报进行反击,起名“金钢钻”,意在可以“刻晶”。他们每人出资十元,《金钢钻报》就这样诞生了。大家将其简称为“钻报”,放在今天这应该叫朋友圈众筹,而这个朋友圈的成员如陆澹安、朱大可、严独鹤、郑子褒、施济群、孙漱石、严芙孙等,当时都年仅二三十岁,属海上少年文士。
“钻报”办得随意,结果却出人意料的好,一办就办了十四年,这在当时的上海滩也算是长寿报纸了。更有意思的是,与其他报纸由一人主持不同,“钻报”由这些朋友轮流主持,这一是因为大家都是有职业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份利用业余时间办的报。二则大家脾性相和,相处超然而和谐。
第一位轮岗的主持是陆澹安。陆澹安,苏州洞庭山人,出身世家,当年民立中学与周瘦鹃齐名的高材生,曾与周瘦鹃一同加入南社。同为南社社友的小品大王郑逸梅后曾撰文《多才多艺的陆澹安》,介绍了陆氏多方面的才能,如写小说、编戏剧、写弹词、作学术、办学校等等。而1963年老诗人沈禹钟先生贺陆氏七十寿辰诗:“高潭气可夺子夫,文字商量道不孤。凿齿著书忘岁月,天随放志爱江湖。九流名实将心证,两汉碑铭一手胪。今日碧筒酒满酌,试歌难老醉相扶。”最可见其才能、气概。陆澹安写过许多散文笔记、短篇小说,前后不下数十万言。长篇有《百奇人传》、《水落日出》、《说部卮言》等。内容颇有见解,能道人所未道,发人所未发。此外,以新小说改编弹词也是他的创举,他编写的弹词《啼笑因缘》《满江红》《秋海棠》等当年红遍上海滩的,甚至捧红了当年弹词皇后范雪君。而当年他还曾是电影皇后胡蝶的老师,1933年胡蝶获电影皇后的证书正是陆澹安所书。
陆澹安不但是《钻报》第一位主编,报纸上每天的头篇也多由他撰稿,因而后竟然被误认为“钻报”代表,还因而吃了官司。而他十四年间也从未脱离“钻报”,成为为“钻报”撰稿最多的作家之一。郑逸梅、周瘦鹃后来也成为“钻报”的撰稿、编辑,此外张恨水、陈蝶衣、范烟桥、孙玉声、陆士谔、程小青逸等也都曾常报纸撰稿。这样以“钻报”为中心的朋友圈又扩大了,他们成就了“钻报”,也成就了彼此间的友情,有的甚至成为了一辈子的朋友。在陆澹安文孙、著名篆刻家陆康先生主编的《澹安藏札》一书中,收录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陆澹安与丁悚、邓散木、平襟亚、朱大可、严独鹤、聂绀弩、陈灵犀、范烟桥、郑逸梅、程小青等老一辈海上文人的来往书信,从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他们之间那种传统文人特有的高山流水般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