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大温度计”,半淞园路街道也就到了。1917年建园至今,半淞园102岁了。百年沧桑,“翦取吴淞半江水”,天生诗意盎然的“半淞园”是历史佳话,这片土地如今已成宜居新家园!
今年6月6日,半淞园路街道第三届业委会“治家讲坛”如约而至。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如何坚持党建引领、业主有序参与、依法依规依约自治共治,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半淞园的答案值得借鉴。
制度创新
在半淞园,业委会联合会,很知名,这是社区治理的一项制度创新。半淞园路街道是典型的居住型社区,6年前耀江居民区党总支首创业委会主任联谊会,此后,“联谊会”变成了“联合会”,从耀江社区扩展到整个街道,成为自治法治共治大平台。
宜居家园,制度创新不停步。今年3月,修订后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实施,半淞园路街道依法持续推进业委会规范化建设。“治家讲坛”上,首次发布了半淞园路街道《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业委会建设的实施办法》及指导手册、2019业委会增能计划、《半淞园住户守则》,一个街道出台住户守则也是全市首创。
《半淞园住户守则》,正是法治社区建设的又一制度创新。近年来,半淞园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下,持续探索以法治化思维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历经律师团队草拟、业主代表协商、专家团队研讨、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讨论,历时1年多《半淞园住户守则》最终成稿。守则树立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围绕小区管理难题,涵盖了房屋使用、公共空间、环境卫生、车辆管理等实体性内容,具有较高普适性,获得业委会、物业和居民的诸多好评。守则将在各小区广泛宣传,发动居民参与讨论,经业主大会通过后,最终形成各自小区的守则。守则发布,标志着半淞园路街道将加快实施“治理家园《住户守则》+”行动,引导业委会、居民通过民主协商、法定程序,积极制定小区管理规约,依法自治,提升获得感满意度;同时,守则的执行、落地,也将有效整合社区共治资源,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四治融合
在半淞园,社区治理制度创新,要实现的是,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的“四治融合”。
迄今,“淞园梦想自治项目”已连续推出4年。每年,居委会都可向街道申请自治项目,有了自治金支持,就可以去实现很多微小但重要的改变。
世博园“大温度计”墙外,一边是拥有百年传奇的三山会馆,一边是益元社区中山大楼。三山会馆是城市的骄傲,中山大楼却曾自惭形秽——紧靠围墙,就是一处无主垃圾地,常年环境瑕疵。
如今,无主垃圾地谢幕了,社区小花园“益馨园”两岁了。“大温度计”的芳邻为啥变了样?
2017年,益元社区“闲地变花园”改造计划通过自治项目申请,富有效率的社区改造计划拉开大幕。头一样,居委会与三个小区的业委会商量,组建“益元新天地”团队参与改造,众人为花园取名“益馨园”。120平方米,如何规划设计,才能既可休闲娱乐,又能做社区公共议事厅?世博党群服务站牵线,引入华东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创中心参与,打造居民的“梦中花园”;三山会馆特意为了“梦中花园”破墙透绿。
2018年,“逐梦益馨园——争做文化传承人”自治项目落地,“益馨家园”自治理事会成立,再小的团队都要讲“法治”。“书法、太极、戏曲”三支非遗项目传承团队如何管理、理事会如何议事决策,有章可依。今年,3.0版“益馨园”来了——所有团队更名为“益太极+益书法+益戏曲+益摄影+益编织”,寓意公益团队更上一层楼,精神面貌生活品质再提升。
益馨园,有温度有厚度,已是自治项目经典案例,项目化自治本身也在持续完善中。
2018年,街道又推出“业委会+自治团队”治理新方式。一方面,新设“业委会引导资金”,同类项目星级较高的业委会扶持资金比例相应提高,鼓励业委会为业主办实事,也鼓励业委会发动业主参与小区治理。另一方面,在淞园梦想自治项目中,推动业委会承担法定职责,参与文明城区创建、楼道整治、环境优化、垃圾分类等项目。2018年,38个业委会引导资金项目落地,补贴资金28万余元,其中,治家类(续筹维修资金)1个,安家类(门禁系统更新等)6个,靓家类(楼道美化等)9 个,和家类(小区邻里节等)项目22个;24个淞园梦想自治项目中有业委会参与的达到54%。“业委会+自治团队”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极大激发自治活力,居民的参与度、感受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淞园圆梦
在半淞园,制度创新“四治”融合,目标是——“淞园圆梦”。
樱粉色的底座,粉蓝色的外墙,新建的电梯与住宅楼完美融——今年4月,樱花灿烂之际,高雄居民区中南小区18号楼终于有了电梯!这是半淞园路街道首次老公房加装电梯成功,离不开社区党建引领下的充分自治,离不开充分调动社区能人的自治能量。
中南小区18号楼,近六成居民是老年,多年来一直想加装电梯。2018年2月工程立项,从开工到用上电梯历时近一年。试运行阶段,居民普遍反映电梯噪声低,运行平稳,电梯梦圆了,日子更惬意!
电梯加装成功,居民自治,功不可没。中南小区居民自治骨干志愿者,帮助居民排摸情况,克服了业主理解政策、合同细则修改、绿化移植、施工矛盾等一系列难题,召开业主大会协商沟通、走访住户,引导住户自主确定改造方案、选择设计单位、制定集资和补偿标准,坚持定期全透明公开资金收支明细、招投标等情况,做到“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议,大家的事情共同办”。同时,18号楼每层楼推选一名业主代表,共7人组建了自治团队——18号楼电梯管理小组,协助管理电梯事宜;此外,居民们还共同制定了《爱护电梯公约》。
随着电梯投入使用,“帮侬加装电梯促进中心”也诞生了,这是由中南小区电梯加装工程的建设方双菱电梯公司注册成立,是区里首个针对老公房加装电梯的社会组织。可以预见,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助力,自治和共治的融合,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梦想得到实现。
近年来,在申城社会治理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无论是老楼加装电梯、公共场所天花板下不吸烟,还是外环线内禁放烟花爆竹,能否依法善治,“最后一公里”就在基层社区治理。
目前,黄浦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可以预见的是,在百年半淞园,充满创新意识的社区治理必将实现——淞园圆梦!
半淞园路街道宜居家园建设大事记
2013年4月
耀江花园业委会主任联谊会成立。
2016年8月
半淞园治理家园服务站成立。
2017年5月
探索出台《半淞园路街道业委会法治评估体系》,启动每年一度的业委会法治评估工作。
2017年12月
半淞园路街道业委会联合会成立。
2018年1月
探索出台《半淞园路街道业主委员会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2018年4月
《耀江花园住户守则》荣获2017年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案例。
2018年10月
半淞园路街道业委会法治评估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是获该奖项的第一个街镇级项目。
2019年6月
首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业委会建设的实施办法》及指导手册,首次发布《半淞园住户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