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横跨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新“巨兽”诞生~~~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横跨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新“巨兽”诞生
雷神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将合并
吴宇桢
联合技术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用于F-35战机
联合技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海耶斯
雷神公司的主打产品“爱国者”导弹
雷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肯尼迪
联合技术公司大楼
雷神公司大楼  本版图片IC
  一头新的“巨兽”即将诞生。美国军工巨头雷神公司和航空发动机生产商联合技术公司9日宣布同意合并,新企业名为雷神技术公司,横跨航空航天业和国防工业,资产大约1210亿美元。在一些分析师看来,这一决定将对美国航空航天业和国防工业产生深远影响。不过对常年缺乏国内挑战者的巨无霸公司波音来说,这个消息显然不那么令人振奋,重塑竞争格局?故事似乎没那么简单。

  强强联合开拓市场

  这是美国相关行业史上最大交易之一,组建新“巨兽”的两家公司来头不小。用美媒的话说,“在过去近100年里,雷神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一直是美国技术爆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雷神公司是众所周知的美国军工巨头,创立于1922年,主打产品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和“战斧”巡航导弹。雷神公司也是美国的大型国防合约商,常年位居全球防务企业前十名。联合技术公司成立于1934年,是航空工业主要企业之一,如今还是多元领域的高科技巨头,知名产品包括普拉特-惠特尼系列发动机,广泛用于民用和军用飞机,包括F-35型隐形战机。联合技术公司的成就列表中,还包括从卫星传输第一张照片、接收第一个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

  强强联合的好戏总有一个美好的目标。“联合技术公司和雷神公司的合并,将决定航空航天和国防的未来。”联合技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雷格·海耶斯在关于合并的声明中表示。雷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肯尼迪也表达出乐观的情绪:“雷神科技将继续保持创新的传统,扩大航空航天和国防产品组合,由全球最敬业的员工队伍支持。”根据安排,海耶斯将出任新企业首席执行官,肯尼迪将出任董事会执行主席。

  根据协议,联合技术公司股东将拥有合并后公司约57%股份,雷神公司股东将拥有约43%股份。在新企业的15人董事会中,联合技术公司和雷神公司将分别占据8席和7席。两家公司董事会一致批准合并,这一“对等合并”以股权置换方式落实,有望明年上半年完成,新企业雷神技术公司总部将设在波士顿附近。

  美国总统特朗普说,合并后的雷神技术公司将成为“一家大型、阔绰而美丽的公司”。从数据上看,这样的描述也许并非夸张。据福布斯杂志统计,雷神技术公司资产约1210亿美元,仅次于目前的巨无霸波音公司,预计年销售额近740亿美元。

  而新企业重点发展的领域无疑更引发业界关注。根据声明,雷神技术公司将重点发展超音速、情报监察、商用航空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以及飞机网络安全,横跨商用航空和防务采购两大领域,每年研发经费达80亿美元,工程技术人员超过6万人,有望加快新技术研发进度,重塑竞争格局。

  “通过联手,我们将拥有无与伦比的技术和扩大的研发能力。”海耶斯说,“合并我们的投资组合,还将带来成本和收入协同效应,为客户和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合并背后也有烦恼

  虽然两大巨头“联姻”的故事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各自背后都有“成长的烦恼”。

  曾经风光无限的工业复合体似乎正在被时代加速淘汰,联合技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海耶斯2014年上任后一直借助企业并购,对公司进行全面改革。去年,热衷“联合”的联合技术公司宣布,将把奥的斯电梯业务和开利空调设备业务独立出去,未来专注于开拓航空领域。当时美媒评论称,“美国所余不多的工业联合大企业之一死亡了”。

  雷神公司也并非没有隐忧。专注防务领域的雷神似乎感受到多元化发展的压力,同时随着美国本土市场波动,公司业务开始向海外倾斜。

  依据两家公司9日发表的联合声明,合并将在联合技术公司剥离奥的斯电梯和开利空调设备业务后启动。据估算,合并将使联合技术公司避免因电梯和空调业务拆分而损失收益,同时强化主营的航空航天业务,在商用航空发展可能停滞时进一步涉足国防工业。

  声明还显示,合并后企业负债约260亿美元,其中240亿美元来自联合技术公司。两家企业预期在合并后三年内向股东返利180亿至200亿美元,有望在第四年年底前节省约10亿美元成本。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公司合并须经政府监管机构及两家公司股东批准,意味着这笔交易将由美国司法部或联邦贸易委员会以反垄断理由进行审查。外界预期美国政府反垄断机构将给新“巨兽”的诞生开绿灯,因为尽管拥有一些共同客户,但两家企业的业务少有重叠,合并后不构成垄断。

  但彭博社分析,实际上无法预测美国国防部是否会阻止合并。美国阿尔法投资公司分析师拜伦·卡伦认为,五角大楼可能不会强烈反对这桩交易,但可能要求剥离业务重叠部门的资产。美国国防部向来善于利用巨大需求迫使供应商让步,因此可能不会欢迎供应商之间减少竞争,这意味着杀价难度加大。

  “那样是否会进一步减少竞争?”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说,在这个行业中少数公司已经拥有强大的定价权,导致美军防务成本上升。他坚称,美国在国防预算方面的花费远远超过其他国家,“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竞争”。他曾经“约谈”美国主要防务承包商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抱怨它们分别制造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和F-35战机价格过高,要求降价。

  对此,雷神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两位首席执行官表示,合并不会伤害竞争,也不会增加监管障碍。

  波音难再一家独大

  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统计,雷神公司与联合技术公司总市值近1660亿美元,而波音公司市值为1990亿美元,合并后的雷神技术公司将成为新的航空和国防巨头,仅次于波音公司。

  而在实际业务层面,彭博社认为,新“巨兽”今后的业内地位可能仅次于波音,联合技术公司所掌握的航空航天资产足以让新企业在业务广度和谈判筹码方面与波音平起平坐。路透社分析,随着美国国防开支增幅放缓,与联合技术公司联手将使雷神公司得以开拓商用航空业务,这一合并可能引起其他企业效仿。

  分析师道格拉斯·罗瑟克认为,合并后更大的影响力将使联合技术公司更能承受波音和空客等客户的成本压力。“波音和空客要求航空供应商削减成本的巨大压力一直存在,该行业的整合是应对这些定价和竞争压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多元化、增加收入来源的一种方式。”

  因此,面对这两大巨头合并,波音公司似乎有理由焦虑:也许以后难再一家独大?

  737 MAX持续停飞,面临多家航空公司巨额索赔,波音公司眼下日子不太好过。全球最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9日宣布,将旗下所有737 MAX飞机的停飞期继续延长至9月3日。波音公司对此回应称,将“继续与全球监管机构合作,提供737 MAX机型更新及相关教育培训材料的所需信息,让737 MAX更安全地复飞”。

  波音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事实是,近来他们一架客机都没有卖出去。截至4月底,波音公司的民用飞机订单和交货情况显示,旗下747、767、777、787机型销量在上个月全线哑火,主力机型波音737订单净减少171架。交货量方面,波音客机4月交货仅23架,环比暴跌135%,同比下滑91%。相比之下,老对手空客公司的表现更让波音公司着急。空客公司10日更新的订单和交货情况显示,今年前4个月交货商用飞机232架,同比上涨35%。

  除了在世界市场信誉扫地,如今更要面临国内新“巨兽”的挑战,对问题缠身的波音来说,也许真的“凛冬将至”。

  首席记者

  吴宇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民间收藏
   第A24版:创见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31
雷神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将合并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2雷神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将合并 2019-06-11 2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