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扫教室竟然也请钟点工
徐曙光
  徐曙光

  近日,杭州市一位学生家长看到班级群里发布了一则通知,说新学期的班级打扫和布置开始了,老师征集家长志愿者。可是过了很久,群里没有反应。这位家长说,自己当时正在上班,看着尴尬的局面,就建议找家政公司帮忙。其他家长对此没有意见,她就下单预约了钟点工。此举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按理说,班级打扫和布置就应该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来完成,既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也能让孩子得到一次锻炼的机会。可没想到最后落得个家长请钟点工来打扫的尴尬结局。

  当下,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确很矛盾,他们既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又希望他们不被“风吹雨打”。一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家务活从来不让孩子插手,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得他们动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生存技能较弱。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往往这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被送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去当佣人。在德国,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意识。

  当然,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孩子的人生之路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建议学校和家长都应该让孩子们动动手,参与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对孩子们也是一种锻炼的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民间收藏
   第A24版:创见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31
该不该相信他
初夏 (外三篇)
到宁波做吃客
姐妹情
打扫教室竟然也请钟点工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打扫教室竟然也请钟点工 2019-06-11 2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