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慑“职业打假人”
长宁区将扫黑除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重点打击“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近年来,长宁区大力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型”产业,辖区内携程、美团点评等互联网企业扎堆,龙之梦、来福士、百联西郊等商场卖场云集。产业集聚的同时,也集聚了一些特殊的市霸、行霸。长宁侦破“职业打假人”的敲诈勒索案件,此案的处理大大震慑了滋扰正常经营秩序的“职业打假人”,也让门店商家挺直了腰板。
精准打击强制消费
长宁区同时将扫黑除恶作为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长宁紧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毗邻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是上海连接国内、联系国际的重要门户。居民国际化程度较高,境外人口在全市占比约为20%。拥有的驻沪领事机构数在全市占比较高,外资企业、办事机构较多。2018年,有境外人士反映,被不法分子骗至外区的酒吧、保健按摩场所内强制消费,俗称“吊模斩客”。针对这一现象,长宁主动出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开展侦查,发挥“智慧公安”和大数据平台优势,加强研判,精准打击,成功破获了一起针对外籍人员系列团伙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近20万元,目前该案件已依法移送起诉。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为上海法治形象增加了国际影响力。
把好候选人选关
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贯穿于长宁区基层组织建设全过程,该区组织部门会同民政部门积极把好居村两委换届选举人选关,对1499名候选人全覆盖审查,取消不符合条件人选资格9人,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落实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一“治本之策、关键之举”。为了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贯穿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过程,长宁区特别对涉黄涉赌场所等易滋生黑恶违法犯罪的区域,组织开展扫除黄赌毒专项行动。2018年以来涉黄涉赌警情大幅下降,长宁区接报案件数连续三年下降,年均降幅5%;重大恶性案件连续多年“零发案”;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类警情数、八类案件万人立案数均处于全市低位;2018年,全区93.1%的居民小区实现入民宅盗窃“零发案”。截至今年4月,全区98.8%的居民小区实现入民宅盗窃“零发案”;长宁区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平安示范城区称号。
经过不懈努力,长宁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涉黑涉恶治安乱点得到大力整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管理明显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提升。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