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菲亚特-克莱斯勒发表声明称,已向雷诺提出一项“革命性的合并”提议,合并公司将由菲亚特股东和雷诺股东各持股50%。雷诺方面在当天迅速正面回应了菲克的提议并发表声明称:“愿意积极探索这一商业组合机会。如果菲亚特和雷诺达成对等持股的合并,新公司合并后的财务报表的年收入将接近1700亿欧元,营业利润超过100亿欧元,净利润超过80亿欧元。新公司也将成为年销量超过870万辆汽车的全球第三大汽车航母。如果算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总销量超过1500万辆,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
然而,遗憾的是,雷诺与菲亚特联盟方案失败了。6月6日,菲亚特正式撤销与雷诺合并的提议,让这个原本可能会创造全球第一大汽车航母的交易发生了大逆转。而仅仅在一天之前,雷诺的董事会还在讨论FCA提交的合并提议,大家都很期待的合并协议,为何突然中途泡汤呢?
究其原因,泡汤背后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涉及各方利益之间的博弈。
其一,雷诺董事会于6月4日召开的董事会对于此事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6月5日再度召开董事会商讨合并提议,但此次的合并提议商讨受到了来自雷诺盟友日产的反对。多年来,日产一直抱怨与雷诺交叉持股不平衡,菲亚特的合并提议加剧了目前摩擦,合并后的新公司将继续持有日产43%的股份,而日产在新公司股份将从15%稀释至7.5%,在联盟中地位边缘化,这是日产所不愿面对的。而此前,法国政府曾表示,除非日产汽车能够在此次合并之后继续维持与雷诺之间的长期同盟关系,不然该政府也不会支持此次合并提议。
其二,法国政府作为雷诺的最大股东,持有着超过15%的股份,法国政府希望在整个进程中拥有更多的控制权。报道称,双方合并后,势必会对产品线、工作岗位甚至工厂布局进行精简,而法国政府担心因此在本国造成失业,同时,雷诺的中小型车、城市商用车平台也有可能受到影响。与此同时,意大利政府也不愿作壁上观。早在合并提议公开时,意大利政府就公开表态,希望在新公司中取得一定的权利,以平衡法国政府的影响力。
其三,菲亚特克莱斯勒提议的是“对等”合并,各占50%股权,但存在治理风险,政治压力也将增加。双方都有强大的管理团队,这使合并后的公司挑选领导者变得更加复杂。从表面上看,双方公司市值相当,能够实现平等合并。但实际上,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有一方在未来会失去话语权。
对半分的股权结构在对重大决策的投票上也很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就意味着,如果新公司希望在成立之后,通过生产工厂、员工结构上的变更来减少生产成本,将会面临非常大的政治压力。
另外,新公司如何把生产和经营结合起来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合并后的实体能否保持现有品牌的广泛组合?这一合并计划涉及美欧等多个市场业务,以及雷诺与日产、三菱的微妙关系,实际操作难度会很大。此外,雷诺、日产、三菱、菲亚特和克莱斯勒拥有4国5方截然不同的民族及企业文化,携手融合谈何容易?在有如此多问题浮出水面的情况下,“菲雷恋”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对潜在困难预计不足,因此中途难产不足为奇。 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