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浙江金华金东区如何破解垃圾分类“三难”~~~
浙江金华金东区如何破解垃圾分类“三难”~~~
浙江金华金东区如何破解垃圾分类“三难”~~~
浙江金华金东区如何破解垃圾分类“三难”~~~
浙江金华金东区如何破解垃圾分类“三难”~~~
     
2019年06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金华金东区如何破解垃圾分类“三难”
说“大白话”念“草根经”
裘正义
地上大大的路径图让人对垃圾分类清运一目了然 本报记者 裘正义 摄
  金华近郊的金东区六角塘村,既无名山名水,也无名人名刹,却因“无蚊无蝇”而远近闻名,还7次上了央视。日前,记者随全国晚报总编增强“四力”新闻实践采访团来到这个浙中小乡村,在村头的“垃圾分类艺术馆”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领导来村里调研,专门找背街小巷老村民听意见,一位吴阿婆说,“搞垃圾分类是件开心事”,以前在城里工作的女儿周末带外孙回来,吃个饭就要走,受不了蚊蝇脏臭,如今村里搞了垃圾分类,比城里还干净,外孙留下来不想走,吵着要跟外婆睡!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六角塘村村支书楼根洪说,其实,一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也被很多人当成烦心事。不同垃圾要分类、扔垃圾要定时定点、从收运到后端处置要系统配套,被称为“三大难”,最难就难在要改变习惯。金东人是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的呢?

  说“大白话” 亮硬招数

  垃圾四分,连大都市的小白领有时也“傻傻分不清”。六角塘村每家每户门口院前放着统一制式的一绿一灰两个桶,分别标着“会烂”“不会烂”。村民记得最牢的就是两句“大白话”:“会烂的不会烂的”“能卖的不能卖的”,先把会烂的放绿桶,再把不会烂也不能卖的放灰桶,能卖的家里收集起来换钱,剩下的只有少量有害垃圾了。记者一路过来先后打开过近十个村民屋前的垃圾桶,看到投放的垃圾无一混放。

  楼书记是个大嗓门,谈起村容村貌整治,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村民喜欢搭建围墙,习惯各扫门前雪,墙根拐角破砖烂瓦粪便垃圾陈年堆弃,成为脏乱差的一大源头,村委会痛下决心,干部带头、党员跟上,统一拆墙,消灭卫生死角。村民散养家禽满地粪便,是又一顽症。村里立了一条新“乡规民约”:鸡鸭必须圈养,散放在外的谁抓到归谁宰了吃!楼书记说,谁不好意思抓我来抓。记者问,真有村民散养的鸡鸭被人抓了吃了吗?他挠挠头:“这个么,反正我丑话说在前头了,没人敢乱放。”

  说“大白话”,亮硬招数,正是金东人破解难题的“草根经”。 

  抠小细节 掼“大派头”

  定时定点投放,是城市居民小区推行垃圾分类中最让人不便之处。金东区东孝街道副书记兼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沈旭东带我们来到近江枫乔苑小区,这里的不锈钢集中投放点十分整洁。居民们对合并投放点容易有意见,住得远的嫌路远,住在旁边的则嫌脏怕臭,沈旭东说:“东孝街道7000户居民设了83个投放点,离居民门洞最远的点才85米,每一个我都亲自去量过、走过,下小雨奔几步就到得了。”记者看到,每个投放点除了接好水龙头方便冲洗,地面还做成缓坡,紧挨下水道窨井口,有些投放点还放置了花草,基本闻不到异味,尽可能消除了“邻避效应”。

  记者在小区宣传栏上看到一则“争做绿色小区(城市垃圾分类)示范户”活动布告,利用积分来激励居民定时定点正确投放。居民根据投放质量获得积分,最高每天10分,一年累计下来可置换价值180元的日用品,获评示范户的除了可以获得小毛巾、洗衣粉等街道提供的小礼品,半年度示范户还能得到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等奖品。奖励力度怎么会这么大?一打听,原来是小区业委会主任刘联峰自己掏的腰包,老刘是做家电批发生意的,听我们称道他有雷锋精神时有点不好意思,甩着手连声说:“拿一点东西出来大家高兴高兴,小事情小事情”。

  画路径图 建三队伍

  群众说,垃圾分类就怕前面分得辛辛苦苦,后面混得糊里糊涂。2014年金东区制定了全国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标准,在此基础上,2017年又开始探索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两定六分发法。

  在近江枫乔苑小区,记者看到了一张路径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其他垃圾六大类,从何处投放,到哪个公司来清运,再到哪家机构处置,用不同颜色标识得一清二楚。居民金秀琴告诉记者:“有可回收垃圾,可以到附近的‘小黄狗’回收机自助投放换钱;需要处理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时,一个电话就会上门来收的。”

  沈旭东介绍,小区有楼道长、“茶花姐妹”志愿者和巡检员三支队伍,分别负责宣传、辅导、考核、监督,工作不留死角。最近一个月,小区230户投放垃圾平均分满分的有209户,小区闻不到任何异味,往年这个时候蚊蝇成堆的现象不见了。

  金东人新的目标是2020年全区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资源利用率达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这样的目标靠不靠谱?记者又想起楼根洪的大嗓门:“我们不会放空炮,到我村里你如果能找到一只苍蝇,村里奖你100块!”

  本报记者 裘正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阳光天地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多方面向社会办医进一步倾斜
说“大白话”念“草根经”
香港金钟一带发生骚乱
井边的红军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0说“大白话”念“草根经” 2019-06-13 2 2019年06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