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葡萄牙是“瓷板画王国”,葡萄牙瓷板画融合东西方多个文明的元素,堪称葡萄牙历史与文化的缩影。由于每幅瓷板画都是由数块瓷板拼接而成,因此,用于本次展览的瓷板多达5000块左右。这些作品以“裸展”方式呈现,为观众带来了直观的视觉享受。
展览现场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一幅长约10米的“里斯本全景图”印刷品。里斯本是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里斯本全景图”原本长达23米,是葡萄牙18世纪最独特的瓷板画代表作,也是有关里斯本历史的极为重要的一套图像档案,它从鸟瞰角度俯视整座城市,以全景视角展示了葡萄牙首都在被1755年大地震摧毁前的景象。画面上不仅有无数宫殿、教堂、修道院等建筑,还是对城市日常生活的珍贵记录,清晰地展示了里贝拉集市和造船厂内的活动,以及塔古斯统河上的往返船只,“里斯本全景图”对全景的塑造和细节的展现像极了中国的“千里江山图”。
18世纪葡萄牙艺术家眼中的“中国风”是什么样?在永寿宫的西配殿里,一幅1740年的白地蓝花“中国风”瓷板画勾画出葡萄牙人想象中的中国人生活场景:把孩子抱在膝头的妇女、勤勉做着家务的夫妻、吹着笛子与女孩玩耍的妈妈等,组成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象。画中,人物身着中国古代服饰,手持折扇,远处有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充满浓郁的中国风。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葡萄牙是较早与中国发生联系的欧洲国家,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随着贸易往来而频繁不息。中国的制瓷工艺和审美情趣传播到欧洲后,对葡萄牙瓷板画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在18世纪,葡萄牙瓷板画出现过一股“中国风”潮流,青花画面和中国题材成为风尚。
据悉,“釉彩国度——葡萄牙瓷板画500年”展从2019年6月12日至10月7日对公众开放,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免费参观。 见习记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