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始,“华夏器韵——熊开波陶艺作品展”在上海璟通艺术中心开展。作为新生代中国当代瓷器创作的代表人物,上海是他梦开始的地方,此番来沪,他带来了代表性的青铜釉色器物,这被视为双年展前的一次预演。
当众多陶艺家热衷于求新求奇的理念时,熊开波说,他作为一个生长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的陶艺创作者,出于对传统器物的敬意,出于希望溯源到陶瓷艺术的原点,坚持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和发展,坚持自我的审美趣味与泥土的和谐统一起来。
本次策展人、上海璟通艺术总监熊景兰是在10年前从一个小型的联展上发掘到这位寡言的艺术家,当时的熊开波并不出名,也没有在清华就读博士。他的才华被熊景兰相中后,他对陶瓷不舍的研究精神,打动着陶瓷收藏家们。常年的思想积淀和技法修炼,使得熊开波的作品讲究细节又不失大度,更将雕塑的造型手段融入器皿之中,由此形成并确立了他富有个性的意趣和艺术风格:作品简练而不简单,器物有用而表现无用之美。
作为一名极其勤勉的研究型艺术家,熊开波能娴熟而且独立完成从泥料选择、釉色配比,到成型装饰、入窑烧制的全部制陶工序。他作品的代表色是不太艳丽的青铜色颜料釉彩,却让陶瓷作品留下了清晰自然的痕迹,给人含蓄朴实、敦实正气的感觉。在他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置于国际舞台上却拥有民族性,放在历史视野中而具备当代性,在同时代作品中则不失独特性。这三者的融合是他作品风格的理想呈现。
本次展览也是继他2014年上海个展之后的回归,是熊开波“读中国瓷”的再度诠释和思考。展览将持续到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