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尽管据预测人造肉市场在美国能增长至350亿美元规模,但人造肉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比如泰森食品公司因为要自主研发人造肉品牌,宣布清空手中6.5%的“超肉”股票。
其次,以研发为主的“超肉”公司并不能实现量产,与两大制造商之间也没有固定合约。也就是说,位于加州的食品生产商CLW食品公司和位于佐治亚州的FLP食品公司可以随时终止与“超肉”公司的合作关系,并且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后,尽管号称产品已经销往欧盟、中东、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智利等国家和地区,但从2017年和2018年销售数据看,“超肉”公司在美国以外市场的营收占比仅为1%和7%,也就是说国际市场对“人造肉”的接受度仍然小得可怜。“超肉”公司给投资者划下的国际市场“大饼”,短期内变现的可能性极小。
有传闻称,在股民为人造肉股价一路追高之时,盖茨已经清空“超肉”公司股票。而根据市场分析公司数据,40%“超肉”公司流通股被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