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两年前,珍妮第一次来到上海。这里的一切都让她觉得新奇、不可思议。
珍妮爱旅游,曾经到过50多个国家,但不包括中国。天生喜欢接受挑战的她,两年多前接受外派指令,来到上海。
“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就比如说夜晚,无论是在机场、饭店、景点甚至街心公园,都觉得热力四射。”更让珍妮感到惊讶的是,在工作中,她时时能感受到上海开放、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以及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上海有很多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也是通用汽车等传统车企大规模部署新能源车型的城市。我之所以在两年前选择来到上海,就是因为我看到了电动车发展的广阔前景。虽然新能源汽车是市场上的少数派,但这一细分市场正在迅速增长。”珍妮认为,上海新能源车繁荣发展的背后,是政府的大力支持、不断增强的消费意愿、成熟的供应商体系、快速发展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汽车厂商的持续投入。
“佩服中国工程师敢想敢做”
“中国拥有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天时、地利、人和。我非常高兴能来中国,领导公司的电气化项目。我曾在德国和韩国工作过,拥有丰富的海外项目经验。起初,许多同事不理解为什么我又要接受海外派遣。”珍妮笑言,这对她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她的工作在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开展,这是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共同运营的合资公司。
“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我和一群极具才干的中国工程师们一起共事。他们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要开拓电动汽车这片蓝海,他们无疑是最佳的‘船员’。”珍妮说自己特别佩服中国工程师敢想敢做的精神。“和上汽合作,是一种互相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发展太快,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灵活。驾驶帆船的经验也告诉我,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值风口,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顺风而飘飘然。风势瞬息万变,一阵大风可能会把船都掀翻了。将新能源汽车推向主流市场是个漫长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珍妮认为,纯电动化的“零排放”未来不会在一夜之间或短短几年之内就实现。以“零排放”为长远目标,现阶段的重点是提高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使用度和接受度。在上海,通用汽车在实验室里设立了自己的电池试制生产线,用于电芯原型开发,并且运营着自己的电池包组装厂,把控安全和质量。
“7岁女儿比我更热爱上海”
“这场电气化的浪潮对我而言是挑战和成就并存的。这不仅关乎我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了我的个人生活。我的家人和我一起从美国搬来了上海。”珍妮说,在上海的生活,对他们一家人来说都是新奇和美好的。
“我女儿上了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说实话,我认为我女儿在这里学到的东西,非常丰富和多样化,我也希望女儿拥有国际化的视野。”珍妮说女儿不仅交了很多中国朋友,中文也说得很溜,非常喜欢上海。
到上海两年多,珍妮一家把上海的大小景点几乎都逛遍了。周末,他们一家人爱逛世纪公园,偶尔还会参加青浦帆船俱乐部的活动。“今年,我7岁的女儿也要开始学习帆船了,我也是差不多这个年纪开始的。战略的眼光、灵活的应变、创新的思维,以及好学的精神,这些我在帆船运动中学到的宝贵品质,希望也能伴随女儿的成长。”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