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到重湖叠嶂、烟柳画桥的杭州小住几日,下榻于中国作家协会杭州创作之家,位于北高峰脚下,紧邻名刹灵隐寺,环境极为幽佳,我以“山横展叠翠,梵音隔涧闻”形容之。
杭州的生态是更好了,旅游区浓荫蔽日,野芳争艳,给人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觉。令人欣喜的,是如今有更多小动物自由地出没在山上林间水面,与人和谐共处,带给人以新的欣喜。
一天下午,灵隐寺的冷水亭旁集聚着一群人,仰首观看一株高高的松树,原来,松树上有只大松鼠正在教小松鼠学远跳,目标是冷泉亭顶,两者空间距离约二三米。尽管大松鼠示范了几次,跳到冷泉亭上等小松鼠,小松鼠试了几次,都不敢跳。随后,大松鼠忽然在冷泉亭顶上消失了,大概是想由此逼小松鼠跳过来找它,可仍未见效。过了一会儿,大松鼠只得再次出现在松树上,继续它的教程。这表明,动物世界也是父(母)爱如山,一代竭诚带领着一代前行。松鼠在带给游人欢乐的同时,也带来生活的启迪。
后一天,我去西湖,由北山路入白堤,过断桥,接近平湖秋月处,只见湖面上游着一群像小鸭子的动物,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雌鸳鸯领着一些出生不久的小鸳鸯在学游水。
鸳鸯属于候鸟,每年九月末十月初,从东北繁殖地南迁度冬,隔年三月末四月初,会陆续迁徙到东北繁殖地。西湖的鸳鸯,则常年生活在这里,这是因为西湖生态特别好。据志愿者说,今年西湖边小鸳鸯共有7窝,每一窝,志愿者们都给它们起了名字: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用的是孤山上那副有名的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当时在水面上一起游的大小鸳鸯约10 只,大约是一个家族,它们戏水前行,“桃花春木渌,水上鸳鸯浴”,为平静湖面增添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赏。
松鼠、鸳鸯的相继出现,让我感到美好的生态,需要桃红柳绿,也需要莺飞蝶舞。在大千世界中,我们要爱护植物,也要爱护动物。我为这次到杭州的路遇和新感受而高兴。
可是,就在这天晚上,我从当地的媒体上得知,有窝小鸳鸯出事了,有一只被人抓捕受伤而夭折。尽管有护卫队志愿者在湖边巡游,发现有戏弄鸳鸯的行为,都会认真劝阻,但游人特多,防不胜防,鸳鸯被害的事仍不断发生。
据说,今年西湖边的7窝小鸳鸯,共出窝57只,现在只存39只。其中减少的鸳鸯,有些是被夜鹭、野鸭等动物吃掉的,按志愿者的话说,这是“自然界的物竞天择,不好人为干预,但有的则是来自人的黑手,应当坚决加以制止。”
是的,为了全面保护生态,让大地既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又龙吟虎啸,莺歌燕舞,对破坏美好生态的一切黑手,不论是指向山川河流,还是植物动物,都需要坚决制止,从而让世界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