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综合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保小先生”制度助推垃圾分类
郭剑烽
大场镇区域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家住宝山区大场镇枫庭丽苑的五年级学生陈怡然,现在每天吃完晚饭,会和父母一起将垃圾分好类,带着“环保小先生签到卡”到自家小区垃圾投放点,待志愿者检查无误后在签到卡上印戳。她告诉记者,自己的目标是集满70个印戳,当选大场镇的“环保小先生”。

  宝山区大场镇从6月10日开始向1.8万名中小学生发放“环保小先生签到卡”。作为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乡,大场镇首创的“环保小先生”的名称来源与陶行知先生有关。1932年,陶行知先生在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先生制”,让孩子们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把学到的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

  据大场镇副镇长曹维渊介绍,学生领取了任务卡(签到卡)后,带着分类垃圾,在规定时段到小区签到处接受工作人员的检验,基本正确可获印戳一枚。当月每累积7枚印戳,即可至居委会领取“经验卡”一张。一个“赛季”(一学期)积满10张“经验卡”可获“环保小先生”称号。一个学期集满6张“经验卡”,将成为参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的准入条件。

  短短几天,大场环卫垃圾分类负责人陈琪感受到明显变化:“6月10日,‘环保小先生’制度推行第一天,抽查了30个小区,发现10多个垃圾桶分类有误;到6月13日,抽查的53个小区,只有一个湿垃圾桶分类有误,而今天已全部达标!”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环保小先生”制度助推垃圾分类
一波波粉尘异味噪声夹击居民区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广告A08“环保小先生”制度助推垃圾分类 2019-06-17 2 2019年06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