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枚螺丝钉
孙佳音
■ 牛犇
  □ 孙佳音

  排练伊始,牛犇第一个走上舞台,扮演了一位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临近尾声,牛犇再次走上台,这一次扮演的是一位摄影师。他戏称自己的角色是“没有角色”——实际上,84岁的牛犇此次在《日出东方》中只是一位普通的群众演员。

  他可能是上影演员剧团参演过最多电影的人,但他甘愿在话剧《日出东方》里做一枚没有一句台词的螺丝钉。牛犇说:“实际演出时候,我上场后,背后会有上影‘工农兵’的雕像;我下场前,眼前是熟悉的赵丹、张瑞芳、黄宗英、冯喆……我觉得特别高兴,能来为这样一部我们原创的话剧‘摇旗呐喊’。”

  牛犇还说,他是自剧团成立便在册的一名老演员,“今天在上影演员剧团,在最醒目之处我们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与剧团前辈金焰、赵丹、张瑞芳、白杨、秦怡、王丹凤、黄宗英等电影表演艺术家的合照。当年,我跟他们在一起演电影,我是一枚螺丝钉;今天,我为剧团的话剧出一份力,我仍然是一枚螺丝钉。”这位刚刚转正不久的党员说,老艺术家的创作生活,如今的年轻人可能不十分了解,“他们中的很多人当初背井离乡,反抗封建婚姻,投入到革命的文艺工作之中。他们始终是我前进路上的明灯,瑞芳大姐、赵丹老师一直都是我的榜样。”牛犇说,前天看联排时候,看到赵丹出场,他怔住了,“一下子还真没认出来是谁扮的,就想起来当年赵丹跟我说,不要管角色大小,只管好好演戏。”

  “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牛犇仍然早早候场,穿戴齐整,戴好假发,化好妆容。他拉着我的手说,能为剧团、为上影厂、为上海电影做好一枚螺丝钉,自己感到很骄傲,“要把我们这台机器锈蚀了的地方,都给它擦干磨亮。一旦时代需要,我们就应该参加战斗,就起好螺丝钉的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都市小区
   第A09版:社会新闻·专版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四幕大戏串起一幅历史长卷
一枚螺丝钉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5一枚螺丝钉 2019-07-11 2 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