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十二时辰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张江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江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江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江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江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江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07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江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机器人“独角兽”
宋宁华
■ 申时,上海查湃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正在组装实验设备 记者 张剑 摄
  申 15:00~17:00

  张江春晓路,在绿意环绕的几幢小楼里,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其中。虽然公司成立才3年、总共才20几号人,但公司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已销售到国内外,一年销售额达到近千万元,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

  下午3时,付斌,公司创始人之一,“80后”海归博士,正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忙碌着。“我们不搞‘996’,准点上班下班,但工作的时候精力高度集中、脑子全速运转。”

  装备室的墙上,张贴着几张最近要赶制的订单。有来自国内水电站的,也有来自意大利的订单。“最近我们在为大坝量身定做的水下机器人——过去要维修大坝,要炸掉重建,现在只要让水下机器人找准漏点精准维修,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成本。”

  付斌是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的工学博士,专攻水下无人机领域;另一名创始人金莉萍,是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理学博士。当付斌提出创立国产自主品牌的水下机器人的想法后,金莉萍马上放弃国外的工作,回国和她一起创业。她俩都是理工出身的高级专业人才,对于如何运营和市场拓展并不擅长。但她们一开始就作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选择在张江孵化器创业——“张江几乎具备了创业需要的各种元素。”

  下午4时,市场部的同事们聚在一起研究讨论,议题是如何将复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客户听得懂的大众化语言,并制定精准的推广方案。他们的目标是争创“中国水下机器人民族品牌”。

  下午5时,付斌和合伙人在讨论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在现有300米水下机器人产品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自主研发1000米以下的水下机器人。”正是在这一个个“小目标”里,付斌和她的小伙伴们离梦想越来越近。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十二时辰
   第A04版:上海十二时辰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十二时辰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十二时辰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十二时辰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中国邮政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2-13
“白富美”午餐受欢迎
长三角业务“一网办”
水下机器人“独角兽”
消时差演绎“双城记”
周末赏昆曲“品滋味”
“夜上海”雨中绽光彩
新民晚报上海十二时辰特别报道A07水下机器人“独角兽” 2019-07-15 2 2019年07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