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肿瘤居家疗法帮助患者走出身心桎梏
魏立
  和许多慢性病一样,“三分治七分养”同样适用于癌症。癌症康复主要依靠的是疾病自我管理和家庭科学照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俊教授创新性地提出“肿瘤居家疗法”概念,为肿瘤患者及其家人提供科学、有效的专业指导,核心内容已结集成书出版发行。目的是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命。

  对于患者来说,目前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化疗等均是由医生向患者的单向治疗,如何帮助患者及其家人主动获悉肿瘤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如何有针对性地配合治疗,以及开展居家看护,对提高肿瘤综合治疗疗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张俊教授表示,肿瘤治疗不单单是医护患的关系,还有家庭和社会。很多时候,经历、能力和与亲人之间的情感,制约了病人的治疗。我们见过太多痛心的故事,太多肿瘤患者因家属坚持隐瞒病情,无法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接受肿瘤治疗。家属用心良苦,但未必对治疗有益,其实,更多患者是知情后,反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要知道“肿瘤是一种慢性病”,尤其是对于不符合手术指证的晚期肿瘤病人而言,“带瘤生存”的理念以及相应手段已经创造了令人振奋的生命奇迹。以结直肠癌为例,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有近一半患者首诊即为晚期,大多以延长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目标。新型的高选择性口服分子靶向药物,为一部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带瘤生存”的治疗选择,一改过去一、二线标准治疗失败后无药可用的困境。所以,即便罹患结直肠癌也不要害怕,即便是中晚期也不要轻易放弃。

  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不应置身事外,更不是孤军奋战。不少医院的肿瘤专科已经开设多学科协作门诊,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诊疗方案,多方携手努力战胜病魔。患者及其家庭对肿瘤本身要有正确的认知,和肿瘤专科医生保持积极的沟通,明确肿瘤相关治疗可能带来的获益和风险,及时处理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癌症患者和家属最怕看不到希望,最怕未来的生活里尽是提心吊胆,张俊教授深谙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态。为此,瑞金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现阶段致力于创建“四无”,帮助患者走出肿瘤治疗的身心桎梏:一“无痛”,尽可能降低癌症带来的病痛;二“无呕”,采用适宜的药物控制和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三“无饿”,在治疗中尽量避免承受营养不良和极度消瘦;四“无丑”,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减少患者因治疗副作用引起的容颜改变。

  张俊教授倡议广大患者充分信任医生以及治疗团队,保持阳光的心态,积极地接受治疗,同时进行营养、心理和运动干预,学习照护与调理的方法,科学规范地开展综合康复,有信心、有尊严地生活。 魏立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康健园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事瞭望
   第A23版:军事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12-13
二维码
体检抽血别嫌麻烦 疾病预警可能潜伏
肿瘤居家疗法帮助患者走出身心桎梏
现代外科主张微创手术治肛瘘
1 集体活动提振罕见病患儿信心
2 类风关创新药适用于生育期女性患者
新民晚报康健园A20肿瘤居家疗法帮助患者走出身心桎梏 2019-07-29 2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