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福会养老院是中国福利会下属唯一一所养老院,该院成立于2008年,地处青浦区,办院理念是“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老人”。虽然位于郊区,而且收费并不便宜,但养老院床位依然供不应求,院内的许多老人是以前在市区生活的医生、教师等高级知识分子,对老年生活品质要求很高,他们为什么会放弃市区生活,来到郊区选择这里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站?面对这个问题,老人们的回答几乎一致,这里的护理团队素质极高,不仅服务水准一流,而且非常清廉自律。
王爷爷是徐汇区一所中学的退休教师,他告诉记者,在所有接触过的养老院中,唯独这里的护理团队真的可以做到不收老人一点好处,让他感到非常惊讶。王爷爷说,他以前在别的养老院遇到过一些护工“话中有话”提出要小费的情况,说别的家属送礼物、给红包之类的话,让他非常为难,为了让护工对他好一点,也只能送礼塞钱。
但在中福会养老院,这种情况一次都没出现过。在入院时院方就关照他,不要给护工任何额外的好处,哪怕是请她们吃零食也不行,就连老人过生日,硬塞给护理员一些糕点,她们也不会自己吃,而是分给院里其他老人。王爷爷开始不信,试着送了几次,全部被拒绝了,护工告诉他:“我们这里定下规矩,吃老人一粒糖就走人,所以不能收。”如今在养老院住了6年的他已经彻底相信了:“我们不用考虑送礼、塞红包、加工资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安心放心。”王爷爷说,能在这里养老,他感到心满意足。
而从护理员的角度来看,严格的制度并不是她们保持高度自律的唯一原因。护理员朱芬华告诉记者,首先从收入待遇上,她们属于行业第一梯队,较高收入也是她们珍惜这份职业的原因之一。此外,她加入这家养老院,是因为认可宋庆龄先生大爱的情怀,自己有责任守住底线维护中福会的声誉。“在这里工作,感觉很安心,对得起老人和家属,坦坦荡荡的感觉非常好。”
朱芬华说,在这里生活的老人,有许多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对自己的要求极高,平时还会给护理员们讲述他们参加革命的故事。朱芬华在这些党员的感召下,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行业内非常少有的护理员党员,在护理团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获得了上海首届最美护理员称号。
除了高度的廉洁自律,这支团队的专业程度也令人叹服。团队52名护理员中,获得初、中、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持证率达到了94%,远超上海民政定下的到2020年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护理员的持证率要达到30%的工作目标。此外,院内还有20位护理员正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专专业就读,待她们毕业之后,护理员大专学历的比例可以达到38%。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