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午后有阵雨
“利奇马”走后,申城依旧雨水不断,午后时不时来一场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的精彩秀。气象专家提醒,上海虽然已经进入立秋节气,又即将告别三伏天,但是,目前仍处于夏季,午后到夜里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这和午后到晚上这段时间地面受热,导致热力不稳定,水汽蒸发易形成热对流有关。未来一段时间,申城出现的阵雨以分散性阵雨为主,较难形成大范围区域性的降水。
据预报,未来六七天,本市多云唱“主角”,但是今明两天的午后都会出现明显的降水,转为阴有阵雨天气。20日没有雨水侵扰,8月21日起,又将“复制粘贴”多云转阴有分散性阵雨的天气模式。气温变化较为平稳,18日起,最高气温基本在32℃~33℃,最低气温为25℃~27℃。
入秋还有一个月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重庆、湖北、湖南、江西仍是高温核心区域,局地可达39℃-40℃。和南方“热火朝天”相比,北方的天气开始“冷静”下来。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北部、东北北部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启入秋进程。大城市中,呼和浩特和哈尔滨都已入秋,较常年提前了1到2周,乌鲁木齐和长春的入秋也在推进中。从常年情况来看,往往立秋节气期间,北方偏北的区域逐渐开启夏秋转换的进程,立秋节气结束后,秋季前沿就能推进到长城沿线。
不过,二十四节气源于农耕时代的黄河流域。对于长江流域而言,真正的秋季要比“立秋”晚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上海的“立秋”时节,只不过是暑热稍有减退。气象资料显示,上海要到9月下旬或10月初迎来秋天,常年平均的入秋时间在10月2日,近10年来的平均入秋时间为10月5日。与此同时,截至2018年的10年间,上海的夏季正变得越来越长,秋季正在被压缩,夏季时间最短的是2010年108天,最长为2013年157天。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