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画面精致细节
《指环王》中大部分黑暗、冲突性的概念场景,都由约翰·豪营造。在思南文学之家展出的200余幅作品中,绝大部分都是约翰·豪的手绘真迹,这位须发张狂,又瘦又高的艺术家在笔端往返于现实和幻境,哪些是真哪些是幻?
约翰·豪创造了一个令人深信不疑、和谐统一的世界,石头有灵魂,天会塌陷,风有味道……这都源于他无边界的想象力。“宏大的画面,但是要有精致的细节填补,需要我们构想。”设计精致的小物件给约翰·豪带来了无穷乐趣,画面上的很多细节灵感来自于一些实体,比如门的原形其实是他在挪威看见过的。他特别喜欢画空间构造复杂的手稿,因为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但是画着画着就知道了。
“你看这张图右手边柱子上面刻的人像是绿人,这是欧洲中世纪非常流行的概念。他是绿人,代表着森林的灵魂和感觉,就把他刻在了柱子上面。你看,一边的矮人坐在那里就有点坐立不安。”
艺术家要表现出“酷”
约翰·豪认为,插画师最大的责任就是要忠于原著,哪怕不能一五一十地把它表现出来,至少不能背道而驰。可是,又不能照着字面意思描绘,有时候需要挖掘出埋在文字底层的意思在图画中展示。小说《魔戒》作者托尔金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从来没有用文字具体地描述这个城市这个地方应该是什么样,而是通过描述人物,再加上一些小细节来烘托所处之地的模样,这就给予了插画师很大的自由度。“我们确实创造了很多大众希望见到的形象。但你不能仅仅止步于满足观众,你还要超出他们的预想,给出新的惊喜。基于预想,又超预想的那一部分,就是创造力。我们艺术家就是要做一些比较酷的东西给大家看。”
在拍摄电影《霍比特人》的六年间,这位白胡子老爷子每天坚持去海边跑步,一群年轻人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闲暇时他还拿着维塔工作室刚出炉的精钢模型在院子里练剑,把动作替身一个个打趴下,大家可能都没料到,他在画面上通过铁、石头、毛皮的质感塑造出来的“酷”,还能这样实打实地表现出来。
在上海书展上,约翰·豪被热情高涨的阅读人群所震惊,“在那么炎热的夏天,竟然有那么多的人来大型书展。”他在世纪文景的展台前停留片刻,翻看已译成中文的图书《中洲旅人》《神话与魔法》,“这种经验很美妙,每次有海外版的图书送到我的家里,看着熟悉的英文和不熟悉的外国文字放在一起,我都会感觉欣慰。”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插画师约翰·豪
读书习惯:学生时代看过很多书,现在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去他们的图书馆和书店走走。
推荐:当然是这次自己带来的《中洲旅人》《神话与魔法》,尤其喜欢那些白色的扉页,太精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