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年,第二年。
据说足球联赛里,翌年是道坎,无论是对志在卫冕的冠军队,还是上赛季表现亮眼的升班马。一个赛季的“黑马”不稀奇,重要的是第二年能真正跻身强手之林;至于卫冕者,我则一直记得前国际棋联主席、第5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尤伟的那句感言:捍卫胜利比夺取更难。
今年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的第二年。后天,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主题是“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一年前,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举办地从西岸扩展为浦江两岸,报名参会者及演讲嘉宾数量都增多了。
在不断冒出的选题中,显见的是,人工智能不再是代表未来的谈资,而是广泛植入生活中的“润物细无声”。就像当年“仿佛一夜之间”互联网就成了谁也离不开的“空气”一样,如今“仿佛又一夜之间”谁的生活里还没点AI元素?我们方才享受着互联网+,又迅速拥抱起AI+的生活圈。难怪,AI大会主题的关键词从“赋能”到了“无限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会尚未开幕,作为举办地的这座城市已有了欣慰的理由。毕竟,比一年一度的大会更要紧的是细水长流的生活,不是吗?
因为熟稔,所以寄望。第二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老朋友来了不少,图灵奖获得者雷吉·雷迪、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将再度现身主论坛。就像我们期盼的,“最强大脑”们常常来上海。而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完整版演讲嘉宾名单中有那么多年轻面孔。这些青春洋溢的面孔,会给AI学界产业界、给AI+生活吹来哪些富有灵感的新风,带来哪些通往未来的路径?这一定是翌年值得期待的理由,不是吗?
所谓“+”,可以出现在数学加法中,也可以出现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前者,等号右边是一个可以预计的结果;后者,必然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我们常常用“化学反应”来形容不可思议的积极结果。AI大会翌年,我们期待更多“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