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纪录片《美国工厂》的讨论最近刷屏了。在美国代顿市有座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曹德旺的福耀集团重新投资启用了它,雇佣当地2000多名工人生产汽车玻璃。当失业许久的工人重新上岗后,却有部分人因为效率和技能跟不上要求,再度失去工作。最后一段意味深长,车间里开始出现被自动化机械代替的工作岗位。
全球化背景下,分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各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挥作用,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岗位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迁徙。然而AI时代正悄然到来,抢走工作的,极有可能不再是其他国家的工人,而是不知疲倦、效率更高的机器工人。
在《今日简史》一书中,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过一段话:“特朗普警告美国选民,墨西哥人和中国人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应该在墨西哥边境筑起一道墙。但他从来没有警告过选民,算法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应该在硅谷所在的加州边界筑起防火墙。”
信息技术的革命带来深远的影响。围棋国手在AI面前犹如小学生。不远的未来,机器人将会取代为数众多的重复劳动岗位,让一部分人离开他们熟悉的工作环境,通过技能培训重新进入新的行业。这不是危言耸听,有些人可能不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有许多新岗位找不到有能力胜任的员工。具备学习能力的机器人,已经在银行、超市担任起了大堂经理、导购,成本比人低,服务超预期。在国内银行业,今年信贷机器人、客服机器人、财务报表机器人也问世了,能读取邮件和系统,计算、生成文件和报告,检查文件等,实现7×24小时自动化运作,降低差错率和操作风险,实现流程效率最大化。
稳定的工作即将成为过去式,能被机器替代的都有一定的危机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个人不要放弃持续学习的能力。人的寿命在延长,四五十岁还年轻,要逐步习惯新的挑战:当所在行业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时,跨入一个全新行业,从零开始学习,继续工作。
至少有一种工作是朝阳产业,提供人文关怀的服务是机器还取代不了的。比如,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生孩子的意愿持续下滑,养老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在加速。以家政行业为例,金牌月嫂的价格超过普通白领一大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照顾婴儿吃香,以后照顾老人也许会成为热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