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邵颖
“强壮”的工业机械臂变得越来越灵巧、智能工厂可实时调整生产流程、为每一件工业品配置相应编码……今天开幕的第21届中国工博会上,智能、互联是最耀眼的关键词。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工博会已成为全面展示中国制造与行业发展最新技术的风向标。
工业品也能扫码下单
与消费者市场无处不在的“扫码购物”相比,工业产品的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要实现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场景的落地应用,就要推动生产制造各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首次参展的京东工业品带来了其“工业品数字化”的最新成果。
在展会现场,用户可以体验通过手机扫码直接下单,实现工业品的“拍照购”。京东零售集团企业业务事业部工业品业务部总经理丁德明透露,依托“一物一码”的数字化技术,京东已为3000多万个工业品配置相应编码。
“APP扫码后,这件产品的品牌、型号、价格能一一显示出来。如果工厂里某一设备或零部件坏了,能迅速在我们的平台里找到。”
展览现场还特别设置了互动沙盘模型,以钢铁厂为场景细致呈现焦化、炼钢、轧钢、仓储运输等环节,真实还原京东工业品的服务过程。
“AI监工”预报故障
今年工博会上,欧姆龙带来了一位高效的“监工”——AI智能控制设备。这一设备能够以微秒级精度实时采集装置层的信息,哪怕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极小的风险,也能够立即察觉并自动报警。
过去,从发现故障到解决故障,需要动用前端、后端各个工位的人员配合,而现在,人机之间有效合作,将流水线式的检查工作交由机器,而让人们去从事更需要创造力的开发和创新。
欧姆龙展台负责人徐晓博说:“生产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有故障的先兆,我们的控制器会根据以往AI的成百上千次算法,判断出可能会出故障的时间区间,我们就能马上做预兆保全,提前进入维修程序。”
“AI监工”能监测零部件老化造成的机器动作偏差及温度、湿度等,对照储备数据解析状况,通过在发生大故障前更换零部件,来减少工厂开工损耗,提高生产效率。
5G加持“智慧工业”
本届工博会加强了“5G+工业互联网”“AI+制造”等场景应用设置,全新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展区,通过场景应用展现未来趋势性技术。
中国电信展台展示了“智慧工业”的无穷魅力。在现场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在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一辆辆蓝色、120吨重的无人驾驶重载框架车正驶出宝钢运输部滩涂一期的卷材仓库,沿着预定路线,将运输待装船的成品卷材,送往宝钢全天候成品码头。这些搭载着5G设备指路的无人驾驶重载框架车来到船舷旁,稳稳地停靠在指定位置。一会儿,无人吊机将钢铁卷材一一吊起、精准送入船舱。据悉,这是我国冶金行业首次投入工业化应用最大的重载公路无人驾驶车辆。
5G工业互联网合作应用,在上海获得了丰硕成果。不少展台都展现了AR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利用,比如AR巡检可以通过智能眼镜实时指导,将信息推送到管理人员的终端上,同时将信息记录。利用5G+AR的巡检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可以成功提升巡检效率,降低出错率,减少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人力、运维及监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