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新民海外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78年来,首位华裔竞选奥克兰市长
陈若云
■ 洪承琛(左)参加太平洋岛国产品博览会
■ 洪承琛到奥克兰地方选举委员会递交竞选表格
  文/陈若云

  人物名片

  洪承琛

  新西兰奥克兰市市长独立候选人

  原奥克兰海滨开发区投资及国际关系处主任

  “It is right time to do right thing by the right Mayor(是时候由适合的市长,在适当的时间,做实在的事了)!”这是新西兰华裔移民洪承琛(John Hong)宣布竞选奥克兰市市长后,反复强调的理念。

  他想告诉所有奥克兰人:Auckland Together!一起吧,奥克兰!

  “一起吧”——谐音178,即178年以来,奥克兰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代华裔移民参选奥克兰市长。

  “请投我一票!”洪承琛呼吁奥克兰选民:“我拥有丰富的学界、商界、政界经验,移民至这里多年,我是个非常称职的奥克兰人。我认为我了解奥克兰人的需求,不管是什么种族,虽然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口音,我都可以将他们融入到新的奥克兰建设中来,使各族裔融合到一起。”

  1 从中国学霸到奥克兰政府顾问

  今年55岁的洪承琛来自中国福建,2003年移民至新西兰奥克兰。

  当年,洪承琛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而且英语成绩超好。1981年参加全国高考,英语拿了福清市第一名。毕业后,他到福建师大外语学院任教。1987年又以英语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外语专业研究生,师从林则徐后裔林纪焘教授。他先后在中国和新西兰工作求学,具有中国(英美文学)和新西兰(翻译研究)两国双研究生学历。他所受的教育,使他对西方的文学、地理、历史、哲学、宗教、法律、税收等各个方面,都有足够多的了解,也使他更好地融入西方社会。

  他的工作履历,更是非常亮眼。洪承琛曾先后担任过新西兰大奥克兰区议会通讯及媒体主管、新西兰国家统计局亚裔社区联络官、首届大奥克兰市政府民族事务顾问(少数民族顾问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负责人)、奥克兰海滨开发区投资及国际关系处主任、新中贸易协会执行委员以及一些非政府机构和社团的顾问,也曾服务于Puma、Adidas等国际知名公司。

  洪承琛在奥克兰市的政府部门有将近十年的丰富经验,作为一个华裔移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洪承琛谈道,当初他去面试奥克兰海滨开发局特别顾问的时候,可谓是舌战群儒,当时董事局的主席、董事7个人集体面试他,经过重重关卡,最终靠实力拿下了这一岗位,并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实事。

  2 提出海滨新概念 催生奥克兰新地标

  谈及这些年来的“战绩”,洪承琛很乐意分享他最引以为荣的两件事。

  “第一件,是我提出了海滨开发区的概念。这是新西兰第一个大面积开发区。目前奥克兰欣欣向荣的海滨开发区,是全国引以自豪的楷模。之后的目标,我希望在新西兰‘油罐码头’建立可以代表奥克兰、新西兰乃至南太平洋的一个多功能公共设施,希望跟Westhaven Marina连在一起,能够超过悉尼的达令港(也称‘情人港’)。达令港规划得并不好,因为建设了一些公寓,把一些美景挡住了。所以我们的规划是,在这里,我们从海边能看到山上,从山上能看到大海,保持独一无二的奥克兰美景。”

  另外一个成绩,是奥克兰的五星级酒店柏悦酒店。该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人民币,是华人在新西兰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投资最大的项目。它正是由洪承琛引进的,从酒店立项到奠基仪式再到开工,他都全程参与。从工期到酒店层数,无数的问题,双方进行了不下十次谈判。有一次在北京,洪承琛他们从早上8点进入会议室,一直谈到晚上11点。

  “为了建这个酒店,我们还要跟地方社区、地方商务社区、毛利族群、港湾控股集团、奥克兰海滨开发局、区议会、市议员以及奥克兰市议会谈判,除了与这‘八座大山’进行正面交锋,还得与中央政府协调,整个过程困难重重,项目最终落地,成为奥克兰的新地标之一。”

  3 “竞选市长,我不止代表华裔”

  “这次出来参选,我认为是天时地利人和。”洪承琛表示,“当地人迫切希望一个真正关心奥克兰人、有能力的人出来带领奥克兰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解决奥克兰切实的问题,而不是只是关心奥克兰市长这个位置。我过去的工作背景,跟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都打过交道,跟奥克兰各族裔的人也都共事过,所以了解奥克兰人的真实愿望和需求,我能代表他们的心声。我了解各个族裔,不只是华人。”

  他也认为,他的经历,会让很多新移民有“共鸣”。“我来到奥克兰,跟大多数新移民一样,努力学习和工作,我们的经历是相似的,每一个奥克兰人都勤劳能干,但是因为没有给予他们很好的机会、规划和愿景,所以很多人虽然非常努力,但都是过着勉强糊口的生活,这是非常令人沮丧的。我觉得这个时候,是应该真正把我的30年国内外商界、学界和政界经验,充分发挥出来,为奥克兰人服务。我有足够的精力、体力,为奥克兰人民工作。”

  “奥克兰人口有160多万,如果参与投票的人口只在20%以下,那么,又如何代表所有奥克兰人呢?我觉得这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我不属于任何党派,我代表独立的候选人,我要尽全力,发动所有的奥克兰人,选上他们心仪的、接地气的、能办事的市长。”

  他强调,目前市议会的很多观念、管理模式等,都不适用于正面临各种挑战的奥克兰,“是时候更新旧系统了,这个系统包括人、物、事,因此需要从物质、精神、心理、社会学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奥克兰人需要21世纪的思维,而不是上世纪的旧思维。”

  4 为奥克兰人谋划幸福蓝图

  交通拥堵,已经日益成为奥克兰人抱怨的问题之一。很多市民经常调侃道,“哎,堵车算什么新闻,不堵了才算啊!”

  对此,洪承琛谈到,奥克兰目前交通堵塞的严重程度,超过了马尼拉(菲律宾首都,有名的“堵城”之一)。这非常不可思议,马尼拉人口2000多万,奥克兰人口才160多万,这就说明市政府的规划管理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

  “就奥克兰来说,我要全面打通它的‘任督二脉’,打造双交通线。目前奥克兰往北往南,都只有一条SH1,一旦出现状况,交通就全面瘫痪。除了现有的SH1拓宽升级之外,还要全面升级Great South Road……”洪承琛胸有成竹,娓娓道来,“我对于奥克兰的交通问题有一揽子的计划,我坚信这是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

  洪承琛特别提及年轻人的交通问题。他认为,“青年人是我们的未来,我会与有关部门合作,开通一些新的mini bus,在早上高峰期,为所有在读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巴士服务。我看到很多学生都非常辛苦,一大早就得起来,堵在路上2小时,到了学校已经筋疲力尽。”

  洪承琛说,再过10年20年,奥克兰人口很快会突破200万,如果不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将来走路比骑车快,骑车比开车快,交通拥堵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那么修路的钱从哪里来呢,会向居民加收更多的税吗?洪承琛毫不犹豫地说No,“根据我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了解,尤其是亚洲国家,我认为可以采取BT融资模式(Build-and-Transfer,即建造-移交,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和BOT融资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这种模式在过去几十年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包括在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的很多城市等。”洪承琛说。

  洪承琛向当前市议会发出拷问:如果经济没有提高,人们怎么快乐呢?没有好的工作机会,没有好的居住环境,没有好的前途,幸福从何而言呢?“只有给大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口袋里有更加丰厚的钱包,这样大家才有闲钱和闲暇,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新西兰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178年来,首位华裔竞选奥克兰市长
新民晚报新民海外A21178年来,首位华裔竞选奥克兰市长 2019-09-22 2 2019年09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