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问题,是中国体操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
豪取11连胜、10夺世界冠军,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献礼70周年国庆后,“女排精神”被大家广泛提及。而事实上,在中国体育历史上,中国体操曾经的辉煌同样影响巨大——从李宁到杨威,从刘璇到程菲,对中国而言,体操赛场向来是诞生英雄和冠军的地方。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全球几十亿双眼睛注视着李宁作为火炬接力最后一棒在鸟巢凌空奔跑,这个包含了许多象征意义的姿态其实也是李宁自身的写照——目标清晰,奋力向前,不言停息,李宁的这种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也是中国体操健儿们为国拼搏的一个缩影。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男队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实现了中国男子体操队第一次卫冕奥运会男子团体冠军。世锦赛男团六连冠、亚运会女团12连冠……直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缺金少银”的中国体操只摘得了两枚铜牌,跌入32年最低谷。
也曾经历过低谷,中国女排的浴火重生无疑能给中国体操队更多启示。
正如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缪仲一表示的,队员们所展现出的拼搏精神比拿一块、两块金牌更重要。如何重塑属于中国体操队自己的“精神”,可能是剑指东京奥运会的中国队目前最重要的事。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