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寸土寸金,如何向城市空间“要绿”?打造身边的“微绿化”是个好主意。别看一朵小花、一茎绿叶,有时候就能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日前,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新民晚报社共同主办的2019“一花一世界”创意评选活动进入尾声,活动希望挖掘市民生活中可借鉴可推广的园艺创意作品,记录市民对于绿色生态美好生活的感悟。
市民的应征作品纷至沓来,镜头中的那份绿意,浓得似乎要满溢出来。比如浦东三林百年老街上的两处相邻的私房,掩映在绿草红花中,别有雅趣。田子坊的一户石库门人家,从窗户到门口都被盆栽和悬挂植物花卉点缀,呈现“见缝插绿”的特色园艺景观。又如种类丰富的植物或置于地砖上,或挂靠在江南水乡式的孔状墙面上,与庭院闲逸、雅致的风格相得益彰……
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近年来为缓解市民绿化需求和绿化空间有限的矛盾,上海积极引导市民从植树建绿的“城市大绿化”向身边增绿的“城市微绿化”转变,鼓励更多市民将自己家庭窗台、阳台美化起来,为家庭增添绿色,为城市增加绿意。而在上海国际花展和上海家庭园艺展等花展中,主办方也多次打造阳台、露台、庭院等园艺布置的“样板房”,让市民可以“按图索骥”。据不完全统计,在贯穿全年的“市民绿化节”期间,上海共举办“绿化大篷车”商区公益行32场、市民海派插花花艺大赛22场、园艺大讲堂近300场。
“恋一个花园,爱一个家,做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一位作者这么说,我们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