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自己的商店”
张鼎
  张鼎

  “小时候听父母聊天,出现最多的对话就是:什么东西没了嘛,钢精锅,去中百一店买呀……如果中百一店没有,爸爸就会对妈妈说,中百一店没有就算了,等它到货,其他地方不用看了。”上海作家记者胡展奋口中的“中百一店”,就是上海人家喻户晓的市百一店。

  市百一店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10月的“公营上海市日用品公司门市部”,坐落在南京东路627号永安大厦内。1952年正式定名为国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简称“市百一店”。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大型国有百货零售企业,市百一店被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亲切地称为“我们自己的商店”。

  市百一店开业后,以与沪上商店完全不同的面貌迎客,不做广告,营业员胸前挂工号牌,接待顾客称同志,陈列的商品全部明码标价,柜上设顾客留言簿,听取顾客意见。以上种种营销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从而引起了轰动。市百一店首批营业员马导农回忆道:“开业当天外面是人山人海。门一开,人像潮水涌进来,我们的柜台都给他们推进来了,整个商场都是人。”据统计,开门第一天就接待了一万多顾客,营业额占当时南京路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总和的60%。

  后来,为了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市百一店于1953年9月28日迁到南京东路西藏路口扩大营业。该址曾是著名的大新公司所在地。大新公司由澳大利亚华侨蔡昌于1936年创办,以建筑优美、设施完备、商场宽敞、布局新颖而逐渐在四大公司中成为后来居上的一家百货公司。1947年,蔡昌携全家定居香港,逐步将上海资金抽出,使得大新公司慢慢成为一个空架子。市百一店迁入新址前,将商场内部全部修整一新。“湖绿色的平顶上,挂上了两排富有民族色彩的宫灯;一只红光四射的大五角星在商场中央闪闪发光。数十只通风电扇将在四壁日夜转动,使商场内的空气保持新鲜。还设有三个顾客休憩处,这里有一百五十个座位,旁边摆有美丽的盆景。”商店设有14个售货部门,两万多种货物,有530多位职工为顾客服务。

  为了方便机关、工厂职工和市民购物,商店试行“两班制”延长营业时间,从原来的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改为上午八时至晚八时。开张首日特地选在星期一,有意识地避免周末的拥挤,可没想到拥挤情况较以往试营业时更甚,顾客中一般市民比例增大了,市郊农民来了,外国游客也不少,营业状况一片火爆。其中,许多顾客专门为商场特有的自动扶梯而来,来回乘坐升降,其盛况在今天仍为一些老上海人津津乐道。迁入新址后的市百一店,其营业面积、营业品种、销售规模长期在全国百货零售行业雄踞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店”。

  岁月更迭中,市百一店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成长。2017年12月8日8时18分,经过半年修整,这家老店以“第一百货商业中心”的全新面貌重新开业迎客。在商业发展的大潮中,市百一店迈出了传统百货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并成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日谈

  上海地标

  责编:郭 影

  查实中共一大会址,建立纪念馆,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健康
秋风起(中国画)
那个抄古诗的男孩
黄瓜鲜,土豆香
弄堂
简单生活
“我们自己的商店”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我们自己的商店” 2019-10-11 2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