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一位“上海香港人”寄语香港年轻人珍惜幸福时光
~~~一位“上海香港人”寄语香港年轻人珍惜幸福时光
~~~一位“上海香港人”寄语香港年轻人珍惜幸福时光
~~~一位“上海香港人”寄语香港年轻人珍惜幸福时光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设计“上海交通卡”到“大湾区邮票”
一位“上海香港人”寄语香港年轻人珍惜幸福时光
  “我有一方章,刻着‘上海香港人’,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这个称呼。”香港知名设计师韩秉华在位于港岛黄竹坑的工作室接受采访时说,“我建议香港年轻人有机会多到上海看看。”

  韩秉华与上海结缘,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他有幸作为讲师参加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到内地省市讲授设计,第一次来到上海。后来,韩秉华经常来沪,参与一些雕塑及公共艺术创作,为上海城市繁荣发展做贡献,而最为上海人所熟悉的,应该是他设计的上海交通卡。

  “当时我不仅设计了交通卡的标志,而且在2002年,我以上海多个独特的历史建筑与代表性的现代建筑地标为蓝本,创作了主题为《上海今昔》的12幅画,并登上了上海公共交通卡的卡面。”韩秉华说,“这次,我创作了12幅‘时空上海、人文新貌’主题油画,并制成了首套布纹版纪念卡——《时空上海 人文新貌》交通卡联合纪念卡。”

  韩秉华说,“我觉得上海这个城市有着历史沉淀的气息,又有开放、包容的一面,是人文荟萃的一个多元生活空间。”韩秉华曾获中央政府委任,成为香港区旗区徽评委及设计修订者之一;1997年香港庆祝回归活动委员会委任他创作回归吉祥物中华白海豚。但是近年来他为人所熟悉,却是因为设计了多套邮票。

  中国邮政于9月26日发行《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一套3枚,另发行小全张1枚,设计者就是韩秉华,他还设计过《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和《记者节》邮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韩秉华和夫人苏敏仪不仅在上海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举办艺术展,还多次为上海设计各种标志。在香港和上海也留下了众多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如:香港九龙公园雕塑廊中的“渔进龙”不锈钢雕塑,赞颂香港从小渔村变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大都会的沧桑巨变;为上海海上文化中心创作的“海扬波”,以铮铮光亮的弧线、如波如浪的造型折射出海派文化的蓬勃等。

  韩秉华在香港的工作室位于一栋大厦的32层。与新中国同龄的韩秉华,这段时间常常会在这里一边远眺美丽的香港景色,一边思考自己心中的疑惑。

  “这几个月来在香港发生的事情,让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还是我熟知的‘香港’吗?”韩秉华说,“祖国发展到今天这么强大,是我们每一个香港人的骄傲。我觉得香港的年轻人不能仅仅将眼光放在本地,不仅要扩大到大湾区,有机会更要多到上海去看看。大家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这是我们的幸福,大家都要珍惜。”

  本报香港报道组(香港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健康
商家“跨界” 管理“跨步”
香港不能承受长期破坏和争拗
郊野公园
从设计“上海交通卡”到“大湾区邮票”
新民晚报要闻A03从设计“上海交通卡”到“大湾区邮票” 2019-10-11 2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