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新的任务
下午,我们集中兵力清理商场内外的垃圾。忽然,颤抖不断的大地“腾腾”而动,突然“轰隆”一声,房顶上的一个人字三角架坠落了。我们刚直起腰,还未来得及喘气,一阵巨响,又坠下了三个人字三角架。紧接着,整个房屋伞形顶棚全都压来,埋住了我们三十余人……
在场外的商场职工及附近群众,目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全都傻了眼。“快,抬起大梁,让我进去!”救灾人员齐力抬起大梁。一位煤矿工人首先冲到前面。晋太和倒在一侧。“快,我背你出去!”煤矿工人爬过去,背起晋太和就往外爬。洞口,砸碎的窗户玻璃碎片铺满一地。晋太和惊叫道:“师傅,快放开,我自己爬过去!”“别动!我背你出去!”煤矿工人的四肢压着锋利的玻璃碎片,一步一步地朝外爬去。外面的人拉出他们时,发现煤矿工人身上划破了几十道口子,鲜血淋漓。
“这儿有个洞口,让我进去!”一位青年女工一头钻进去,疾速地爬动,不到五分钟,救出了孙杰。“快扒掉砖块,让空气流通!”不知谁喊了一声,颤抖的手,带茧的手,纤细的手,娇嫩的手,粗壮的手,丰满的手,一齐插进了砖墙,使劲地扒挖砖块。
“嘭!嘭!嘭!”房顶上发出了敲击声。我睁开双眼,发现自己夹在两根房梁中,浑身盖了一层碎砖瓦,就势拼力一抖动,四肢还能调动。我大声喊:“主任,你在哪儿?”我钻出房梁,朝前爬去,里面黑乎乎的,灰尘飞扬。“我在这儿!”我摸索着,啊呀,政治处主任压在房架下,头上湿乎乎的,整个身躯难以动弹。“主任,我背你出去!”我侧过身,用肩顶房梁。“战友们,快来帮助救主任啊!”我拼命喊。我和吴燕使尽平生力气,用砖块叠起房梁,金志勇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拉出了主任。
“呜呜——”起重机发动声一阵接一阵。突然,房顶锅盖似地揭开了。抢险的人们冲进来,抱起我们直往担架上送。人们紧紧围住担架。一辆救护车开来了,有人催促快抬担架上车。这时,主任挣扎着坐起,救灾现场一位领导同志忙按住主任:“首长,你有什么事吗?”主任热泪纵横:“突击队的同志全脱险了吗?情况怎么样?”这位领导同志相告:“全部脱险!五位同志受伤,已送医院抢救!其他同志安然无恙!”主任点了点头,放心地躺在担架上,闭上了眼睛……
盛夏的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早早地跳了出来,绚丽的阳光照射在崎岖不平的大地上。集合哨“瞿瞿”响起,我们全副武装地列队在果园前的旷地上。连长严肃地命令道:“今天我们救灾已经满一个月,为了不使唐山人民再受二次灾难(注:次生灾害),上级命令我们深埋尸体和全面消毒工作。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役,为了唐山人民安全和健康,我命令增加兵力的突击队,首先完成深埋任务,其他同志全面投入消毒工作!突击队长,能完成任务吗?”我站出队列,敬礼:“坚决完成任务!”指导员插话说:“好!为了做好这项特殊的工作,政治处主任特地从部队医院抽了三位医生指导帮助你们,尤其是创伤科赵主任与你们一起亲临火线,当场指导!希望你们不辜负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希望,全力完成任务!”我和战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
我带着19人的突击队,跑步到达指挥部指定的中心区一片废墟的广场上,立即分成三个小组分头行动。
我和晋太和、孙杰等人一组,医生赵主任作为我们组技术指导。我们首先挥镐踩锹挖出一个个坑,赵主任再三关照坑深一般必须2米以上,才能防止尸体腐烂滋生细菌的泛滥。我们按照赵主任的要求,一个上午就挖出了二十多个深坑。然后寻找就近浅埋的尸体,迅速挖开,再将一具具腐烂的尸体包好移入新挖的深坑,再慢慢地埋上严实的土,算是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任务。
烈日当头,熏人的恶臭从废墟的角角落落直往上冒,挥汗如雨的我们,只顾一劲地忙碌。赵主任,这位军龄10多年的女军医看到我们的战斗模样,不住地擦眼睛。她知道,这世上罕见的工作,除了我们军人,恐怕没有几个人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