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网站域名的有关注册信息,除了能通过国家工信部ICP 备案查询系统查到外,还可以通过“Whois域名信息查询”系统查询到。登录该系统,还能看到“注册滥用联络电话”、“注册滥用联系人电子邮箱”等举报通道。
记者尝试着将“山寨”晟豪驾校官网(www.shshjx.com)反映至其注册商后,工作人员陈小姐称,当初为该山寨官网办理注册手续的为其代理商上海剑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然而,尽管工商注册资料显示该公司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但记者拨打对方提供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宋先生固定电话和手机时,得到的“回音”不是“空号”就是无法接通。当回头再找陈小姐时,对方则以种种理由表示暂时没有办法停止该“山寨”官网运作。
为什么会发生难阻止“山寨”驾校官网运行的情况?记者咨询从事域名注册业务的专业人士时,多人认为,这与“历史遗留问题”有关。因为,互联网域名注册业务推出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除了“.cn”这样的顶级域要求实名制注册外,其它的顶级域都没作实名制注册要求,名不符实者同样能成功备案。
不过,近期传来一个好消息:自7月18日起,“.com”与“.net”这样顶级域的域名注册、过户(push/交易/转入)、续费时,都需通过实名认证。专业人士认为,虽然实名制已是大势所趋,但要让一个个网站真正名符其实,还“任重道远”。而且,即使是实名制,由于验证的只是域名和空间(也即服务器),一些企业实名制注册并备案后,还是可能出现网站内容与公司实际经营范围不一致情况,难免出现“山寨”官网。
业内人士为此建议,实名制后,监管部门不但也应该“回头看”,“回头看”时还应该不只是停留在抽查时打电话询问域名与空间情况,而应该也关注网站内容。
本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