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当天发表声明回应称,迄今为止,中国驻德使领馆未得到过德国有关部门询问或通报。中国驻德大使馆表示高度关注此事,并正在联系德国当地主管部门,核实有关情况。
综合德媒8日报道,这名来自中国的31岁男子本来是来欧洲自助游的。他计划先在德国游玩,之后继续前往意大利和法国。但在抵达德国斯图加特不久,这名男子的钱包便遭偷窃。
德媒称,这名男子不会说英语或德语。被盗后,他本想去警察局报案,却来到了120公里外海德堡的难民登记点,并且由于语言理解上的问题,签署了一份难民资格申请表。
随后他被辗转卡尔斯鲁厄、海德堡等地,最终于7月初和其他难民一起乘坐大巴,被送到明斯特附近的迪尔门难民营住了12天。而在抵达多特蒙德时,他的中国护照被当局收走。
这名中国男子在难民营留下了指纹、接受了体检,并领取了发放给难民的零花钱。但他较好的穿着引起了迪尔门难民营以及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注意。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舒勒特曼利用手机上的一个翻译软件试着与这名中国男子交流,确认了对方是被误认为申请避难,而被纳入到难民申请系统中了。舒勒特曼说:“软件里出现了类似于‘我想去外国旅行’的词句。”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名中国游客还有计划去意大利和法国玩。
舒勒特曼在难民营附近的中餐馆找到一名翻译,在翻译的帮助下才把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楚。
舒勒特曼说,移民收容中心的工作人员给不同的领事馆打了许多电话,试图想明确这名男子的身份,但都无果而终。而这名男子的德国签证上出现的小问题,又再次造成延误。
据德国媒体WDR报道说,在红十字会和难民营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名中国男子最终又重新踏上了旅途,避难申请也已被取消。他并没有生气,还在离开迪尔门前礼貌地跟大家告别。这名男子只是在离开德国时很简单地说道,他想像中的欧洲和现实很不一样。
尽管目前此事尚未得到有关方面权威证实,但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在中德两国网络上已引发了议论。
有观点认为,外语水平不够好的游客应该避免选择出境自助游。也有德国媒体对这名男子默默接受“张冠李戴”的做法表示不解。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领事部主任周安平认为上述观点并不成立。他表示,首先还是需要公民关注自身安全。
周安平指出,事实上每个来德国的中国公民都会收到附有领事保护电话等信息的领保短信,“这个一定要保存”。“除了安全意识外,还有一些具体办法和窍门,我们都曾介绍过。”他特别提醒来德公民注意驻德使领馆安全提示,加强防范。
(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