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昨天写的那样,孙杨回击澳大利亚人霍顿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比赛中击败他。孙杨今天终于赢了,尽管霍顿没有参加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但孙杨这一隔空的耳光,打得非常响亮。
这比澳大利亚队的道歉痛快多了,况且澳大利亚人并没有道歉,根本没有管教他们熊孩子的打算。面对霍顿的羞辱和挑衅,孙杨没有在言语上以暴制暴,但还击得漂亮,这次孙杨表现得绝对爷们,像个战士。
同样表现漂亮的还有傅园慧,前一天以一句“洪荒之力”走红的她拿下铜牌。听了她这段采访的视频后,我们不得不说,傅园慧和孙杨在本届奥运会上场上和场下的表现,将使里约奥运会成为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一届奥运会,也将成为改变中国人世界观的一届奥运会。
多年来,中国人总是成为“素质”二字的牺牲品,尽管素质是一个虚头巴脑没有任何标准的说法,也偏偏不知道哪位所谓的专家发明了素质教育这个词,言外之意就像是中国人都缺乏素质一样,这个专家绝对应该被放进历史的垃圾筐。其实中国人根本与素质低沾不上边。
英国贵族、上议院议员贝茨勋爵曾经徒步经过23个国家,行程上万公里,去年曾经从北京走到了杭州。说到这些国家的人素质高低时,他说:“我遇到的每个国家的人其实都是一样,你对他们微笑,他们报以微笑;你问路,他们尽力告诉你方向;你要住宿,他们问你收费,每个国家的人都没有大的不同。”
因为职业原因,我在全球也游历了不少国家,我也基本同意贝茨勋爵的意见。如果素质代表道德水平,取平均数的话,每个国家的人的素质都差不了太多,低素质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各国也都差不多。总之,关于素质高低的争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然而,道德水平的高低并不说明每个国家青少年视野没有差距。若说全世界最能跟踪潮流,对国际形势最了解的,应该非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莫属。中国学生的地理和历史学得最好,高中毕业之后,古今中外那点事基本上弄清了,碰上学文科的,英美主要城市的坐标,山脉的走向也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而同龄的外国学生,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中国在哪里的,恐怕也不是很多。要是比数理化,差距就更大,据统计,英国孩子与中国学生普遍的数学水平差距是三年,难怪英国学校正考虑用上海的教学方式教数学。
还有一点,中国的学生从小开始学英语,正版盗版的英剧美剧看得也不少,对英美文化简直是了如指掌,反过来看,英美学生仗着英语的优势,普遍对学外语没有积极性,再加上媒体对中国的歪曲片面报道,如果不是亲自来过中国,对我们了解的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国内的舆论环境加上对中国的一知半解,产生霍顿这样的熊孩子并不偶然。
从霍顿事件发生之后,澳大利亚游泳队和他们国内媒体的反应,我们也更应该知道他们真正的嘴脸,其实这种嘴脸,在2008年奥运会火炬全球接力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看得够多了。8年过去,他们还是停留在原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