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正是喝茶好时光,冒40℃高温去杭州,在“烤验”中拜谒龙井。即便途程堪比蒸笼,心情却比蒸笼还热。龙井问茶就有这等吸引力。龙井茶名闻中外,根据产地分“狮、龙、云、虎”,“狮”谓狮峰龙井,位其首,奔此而去,美幸。沾点文气的雅集,问茶历来地位非凡。陆羽的《茶经》、陆廷灿的《续茶经》所记茶人茶事令人垂涎。好文之人溺茶,在龙井实地体验,又是一番风光。
最佳产地区区数亩的狮峰
既然要去品龙井茶,当然要了解一些龙井茶的文化,这样才对得起这一趟行程。龙井村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西南面,四面群山环抱,呈北高南低的趋势,拥有近800亩的高山茶园。村的西北面北高峰,狮子峰,天竺峰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挡住西北寒风的侵袭。南面为九溪,溪谷深广,直通钱塘江,春夏季的东南风易入山谷,通风通气的地理条件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出产的龙井茶位居“狮,龙,云,虎”之首,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龙井村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品尝西湖龙井茶,饮后赞不绝口,并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夏日午后的老龙井游人稀少。拾阶而上,乾隆御道浓荫覆盖,十八棵御茶虽为后人复制,却也郁郁葱葱;最宜两人对饮的“二闲人”亭阁,似迎客玉立。远处,栽茶的半阴之坡,骄阳半壁,异常安宁。据说这里便是狮峰龙井最佳产地,区区数亩,乃至一亩之内堪为极致。众人惊叹之余,纷纷摄影,面对这片茶树,无景为景,有心有景。接着一路寻访,到了老龙井出水口,与想象基本一致:出水极少,几无声息。
喧嚣的城市里的静幽隐处
晚餐在附近茶人村用,满桌杭帮菜里,一道龙井虾仁,几片绿绿的茶叶锦上添彩,似诉说我们问茶之行还在继续。餐后有高潮,车行几分钟,又奋力步行一处高坡,来到位于满觉陇的茶农小胡家。祖辈以龙井茶为业,到了他这代,规模和经营方式起了很大变化。二三十平米的厅堂,每个细节都与茶相关,更何况如饥似渴者聚桌而坐。小胡摆上4种茶叶,让我们猜测手工、半机制、全机制龙井及新昌龙井,后又逐一闻香、品味,以此介绍龙井茶区别,真是别出心裁,也让大家开了眼界。于循循善诱中,小胡又用各种方式解疑释惑,可谓以茶为媒,三杯两盏,似酒胜酒,足以微醺了。辞别时,早已月过柳梢。
若读者有兴趣,问茶之旅还有永福寺、韬光寺可去,更有虎跑梦泉可圈可点。此外,既然是奔着龙井来杭州,也可拜访一下龙井茶博物馆。茶博物馆坐落于龙井村附近,山上环境优美。茶博物馆不仅有相当全面的关于茶的历史以及各种茶分类的介绍,更让人享受的是后山有一个小型的茶园。在茶园与博物馆之间是一个小型的庭院。宜人的风景,徐徐的清风,都让在碧绿环绕的小茶馆里品茶的你感到久违的惬意。晃动的树影斑驳了燥热的阳光,潺潺的山间溪水轻溅起水珠,一小丛不知名的野花临水照影。这样的美景,压抑许久的心灵得到释放。喧嚣的城市里有这样一处静幽的隐处,这趟问茶之旅后让你对杭州人心生艳慕。
小贴士
■ 龙井骑行路线
从龙井路往南,经过翁家桥十字交叉路口,再向东南方向进入龙井路南段。虎跑路一带游客不少,但比起断桥、苏堤已经清净了很多。灵隐路和龙井路交叉之处的“双峰插云”常被游人忽视。茅家埠藏着很多古道,也是喝茶的好地方。从双峰车站东南方向骑行上山,可登三台阁、南高峰,向西北就是中国茶叶博物馆。从龙井路延伸下去的“龙井八景”中暗藏着很多草堂、亭台和仿古建筑。
■ 龙井茶园
位于杭州西湖西南部群山中的龙井茶园是宋代以降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沿丘陵坡地修筑的茶园梯田因此成为一种含有文化意味的特色植物景观。西湖龙井茶园是西湖景观茶文化传承的原生地,分布在西湖西部群山中,茶树分布在西湖群山的丘陵山坡上,依山势呈曲线阶梯状种植,或分布在水涧两旁的开阔平地之上,排列错落有致。
茶园傍湖依山,周围林木茂密、溪涧常流、环境幽静,风景怡人。因为气候环境适宜,茶树终年处在云雾缭绕、浓荫笼罩之中,常年碧绿。尤其春茶季节,蒙蒙细雨,淡淡薄雾,不仅对滋润幼嫩茶芽十分有利,还形成优美独特的茶园风光。该区土壤为微酸性白沙土、砂黄土为多,结构疏松,通气透水良好、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磷、钙、镁等矿物丰富。这些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恰当的土质情况十分适宜茶树种植,与传统种植加工工艺一起造就了西湖龙井茶特异的品质。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浙江杭州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龙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