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从改造街景到更新生活方式 从市井里弄到艺术创意街区~~~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改造街景到更新生活方式 从市井里弄到艺术创意街区
愚园路“微整形”期待新生
袁玮 许倩倩
■ 改造后的愚园路1382号街景美观、装潢别致,充满艺术格调 本版图片 常宁 摄
■ 改造前的愚园路1382号店面杂乱、公共设施陈旧
■ 愚园路1382号商铺店内陈设
  本报记者 袁玮 实习生 许倩倩

  愚园路,一条永不拓宽的小马路。庭院深深,梧桐掩映。两边旧式小楼洋房林立,传奇飞舞。张爱玲、傅雷、董竹君、蔡元培、钱学森等都曾在这条幽静的百年马路上居住过,光是挂牌的优秀历史建筑就有25处。百年来,愚园路历经旧上海租界时期的喧嚣,也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老洋房里“七十二家房客”的家长里短,和1980年以后破墙开店的热闹。如今,百年愚园路将以“微整形”等待它的重生。

  店铺调整 匹配历史文化底蕴

  愚园路是本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破墙开店”热潮下,愚园路的道路沿线出现店面杂乱、搭建随意、破坏绿化景观和公共设施陈旧等问题。经过调研,长宁区将愚园路作为“十三五”开局打造特色街区的试点路段,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更新改造。长宁区相关人士表示,将愚园路街区风貌更新作为样本,是长宁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探索:改变以往“大拆大建”的思路,通过现有空间解决社会公众不断提升的城市公共功能需求,唤醒沉睡许久的城市文脉。“对愚园路环境整治和商业调整,是在保留一小部分满足老居民生活需求的店铺的基础上,通过微调整、微更新的方式,将原本过于市井化的水果店、羊毛衫店等调整为与愚园路历史文化底韵相匹配的新型艺术生活类店铺,同时美化和升级街区环境,让愚园路更宜居宜商宜游。愚园路城市更新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

  作为长宁区环境综合整治和街区形象出新最先启动的“样板工程”,西至定西路、东至江苏路的愚园路商业结构调整和街区微更新目前已完成一期改造,并已进入二、三期调整改造阶段,计划将于2018年底完成。

  空间改造

  腾挪出“爱的转角”

  长宁区规划局景观雕塑科科长马骥告诉记者,“曾是上海西区高级住宅区的愚园路绿化景观少、公共活动空间稀缺,这次微更新首先是空间的改造。”愚园路将更新的第一步做在了“腾挪空间”上:改造小尺度空间,营造更多“有爱的转角”。

  愚园路安西路转角处的长宁区工人文化宫,门口曾是商铺台阶和停车位。此次改造中,这儿被全部拓平,增加了大面积绿化、铺设防雨木条,还增设了一大排太阳伞和休闲椅凳,方便路人逗留休憩,也成了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公共艺术品置放的最佳场所。

  同时,更多原本封闭的空间向公众释放。靠近愚园路江苏路的弘基创邑产业园门口原来有块38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可以停30来个车位。企业主动拆除围墙,将停车场改造成开放式耐踩踏草坪及景观水池。在成功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音乐会后,草坪爵士音乐节今后也将定期在此上演。“舍出这样一片场地,吸引人气集聚,提升街区品位,最终获益的还是企业。”创邑园相关负责人看得长远。

  交通规划

  考虑恢复“铛铛车”

  “愚园路规划为永不拓宽的马路。等全部更新完成,停车难是个绕不过去的坎。”负责愚园路更新的上海愚园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伟告诉记者,另外现在中山公园虽然有地铁2号线、3号线、4号线交汇,但市民从中山公园站出来步行至愚园路的路程并不算短。考虑到这些因素,他们在规划中设计了一个短驳巴士的概念,将车停在中山公园地下停车库,通过短驳巴士到达愚园路。

  “因此我们有一个设想,在愚园路重新开通代步观光功能的铛铛车。这是上海的一种特有记忆,老上海愚园路上就开行过终点站到静安寺的26路铛铛车。”黄志伟说,甚至铛铛车游览路线他们也作了考虑,结合愚园路1088弄的升级改造,游览车由中山公园地铁站-定西路-愚园路-愚园路1088弄-长宁路-中山公园,形成一个闭环。并打算设计定制电动环保小型铛铛车,既有短驳功能又具观光功能,重现老上海风情。“这只是规划中的设想,目前这一提案已提交给长宁区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可行还要看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结果。”黄志伟说道。

  艺术格调

  注重跨界生活美学

  “‘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是我们打造愚园路历史风貌区的重要理念。”黄志伟这样告诉记者。

  走在愚园路上,街边一些铺面被“重塑·新生”的牌子遮挡住。“重塑·新生”正是上海愚园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对这一街区未来的设想:“引进联合办公空间、优质创业企业孵化器、艺术家国际交流空间、精致的生活创意品牌集合店、极具独立精神的专业买手店、精品餐饮等。”这里要被打造成“跨界生活美学”的艺术创意街区,希望艺术家能在特定的空间中交流、开办展览,也吸引前来消费和体验的人群。在业态引进上注重“体验互动”,在与100多家商家洽谈后,愚园文化创意公司最终遴选了首批12家商家。除了一些餐饮商家外,入驻商家几乎都有“动一动手”的体验概念。

  愚园路安西路口的长宁工人文化宫底楼开了两家颇有艺术格调的店铺,一家“逸客”以酒吧餐饮为主,另一家“玻璃岛”是咖啡馆结合了玻璃艺术工坊,顾客可提前预约课程,DIY自己喜欢的玻璃制品。“花半天时间只专注于眼前的玻璃艺术,周末、暑期里带着孩子来学做玻璃制品的不少。”一墙之隔的长宁区少年宫外,新开业的“好久不读”书店内摆放着不少文艺青年们的“心头好”,涵盖设计类、文史类,以及日语、英语原版书籍。愚园路上新开了不少像“玻璃岛”这样有情调和格调的店铺,每家店主打一个特色,与周边街景和居民生活相映成趣。

  这里也能看到一些针对创意阶层的业态。艺术季期间愚园路开展了一系列珠宝设计讲座等活动,一家调制香水的店已在这条街上营业。店员表示,此前自家分店都开设在新天地等商业综合体中,这里是唯一一家街边店。来这里购买和调制香水的,有不少是外国人。

  江苏路街道还精选了其中的30余位历史文化名人,在愚园路1065号老弄堂建起了一道“愚园路历史名人墙”,免费向广大公众开放。创邑产业园对面一幢老洋房一楼举办过“愚园路文献展”、“社区医院主题艺术展”等,展示相关建筑与曾经的名人住户,以及城市空间中医疗与社会个体所发生的种种关联及思辨,直观地表达了建设、街区改造成果。这个100多平方米的沿街场地被调整出来,今后固定用作艺术家国际交流空间。“城市更新需要变新鲜的,不止是街景风貌,更是生活方式。专注于内外并重,更新后的愚园路就不会变成一个有格调却无灵魂的景点。在这里不断更新的,终究是海纳百川的。”长宁区一位相关负责人说。

  特色打造

  推广街区改造模式

  本市12片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内,长宁区拥有愚园路、新华路、虹桥路和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长宁部分)4片。接下来,在总结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改造经验基础上,长宁区将逐步向区内其他3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推广。首先是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因为这两处街区都是建筑比较集中的连片区域。

  在“十三五”期间,长宁区计划将愚园路建成融历史、文化、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历史风貌街区,新华路建成兼具历史风貌和人文特色的文化街区。

  未来,长宁区城市更新将分东、中、西三块展开。东部功能区将借鉴愚园路更新升级,开展研究武夷路的历史风貌道路更新;中区将建设虹桥舞蹈演艺集聚区,在周边引入相应的文化配套设施;西区重点聚焦研究航空服务业功能的落地,探索临空地区工业用地的转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7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8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9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0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愚园路“微整形”期待新生
新民晚报要闻A04愚园路“微整形”期待新生 2016-08-09 2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