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楼加装电梯难题 公租模式提供新解
于明山 卢昊辰
  本报北京今日电 (驻京记者 于明山 实习生 卢昊辰)这几天北京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大柳树5号院6单元很热闹,一部轿厢电梯正在抓紧安装,不久即可投入使用,让附近居民称羡不已。

  这部电梯很不同,采取了租赁形式,不需一次性付清电梯全款,只要按月支付使用费用。使用费用中,既包括电梯造价,维护保养和电费也计算在内,破解了老楼加装电梯的资金瓶颈。

  社区居委会主任彭勇介绍,六单元18户居民,60岁以上老人10位,平均年龄80岁,最大的已90多岁。对于加装电梯,一开始很多住户都不愿意,一二层的住户担心影响采光和噪音,楼上的也嫌费用太高,居委会没少做工作,但一直没有实质进展。

  住在6层的武老爷子今年已逾9旬,没电梯实在不方便。前几年要加装电梯的讨论一度令老爷子很是开心,没想到却因资金问题受阻。去年底,事情出现转机,“每月328元,还可以承受。”自打那时起,武老爷子每天都要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盼着能尽快用上电梯。

  武老爷子即将如愿以偿,源于一种新收费模式——公租电梯。这部电梯设计成外挂式,几乎不影响建筑主体,不增设廊道和幕墙,机房设在楼顶,成本已控制在60万元内,但如果让居民集资购买,一次性要掏很大一笔钱,这个工作很难做。这部电梯前期建设资金由投资公司支付一部分,电梯公司融资解决一部分,政府补贴24万元。剩余部分以及后期维保部分,则由老楼集体供租。按照20年使用周期计算,根据楼层高低,二层至六层每月每户缴纳从73.3元至328.3元不等的租金,没有后顾之忧,居民负担也不重。

  资金有了着落,为加快加装速度,电梯施工安装被准予特事特办:向主管部门报送方案,直接审核施工图。目前结构、基础机电设备等安全要项,均已通过住建、安监、电力、消防等部门的现场验收,电梯有望在两个月内正式投入运行。

  “现在提倡居家养老,没电梯怎么居家养老?这是硬件条件。”北京市政协委员刘迎建一直关注老旧小区改造,他介绍,2010年北京出台了《关于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去年多个部门提出在城六区试点加装24部电梯,却因低层业主协调难、建设管理主体确定难,尤其是改造资金筹集难,推进得并不太顺利。政府一手托两家,一边托“建得起”,另一边托“租得起”,公租电梯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出行难,同时破解了老楼加装电梯的资金瓶颈、技术瓶颈以及后期运营服务的瓶颈,已引起住建部等部门关注。

  虽然相关手续完善和标准化方面尚在摸索和实践中,大柳树五号院老楼的模式或已提供了一个好范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蓝天下的至爱
反馈屡现领导干部“以权谋房”
杨振宁姚期智转为中科院院士
我国军人标识牌完成调试
我为何放弃外国国籍?
长三角优良天数同比上升16.2%
老楼加装电梯难题 公租模式提供新解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3老楼加装电梯难题 公租模式提供新解 2017-02-22 2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