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环境和生活压力的影响,耳鸣的发病率呈不断攀升的趋势,这也是耳鸣患者症状变得严重时苦恼的痛。其实,这些痛苦本可避免,耳鼻喉科专家指出:“患上耳鸣后,早期比较好治疗,错过了黄金诊疗期,不仅患者的痛苦有可能加剧,在治疗时,难度也会加大。”那以下耳鸣耳聋五大错误认识,你中了几条呢?
■ 期盼像治感冒一样吃药、打针就能好
有些患者往往是持续多年甚至二三十年,严重到听力丧失才着急进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同时,耳鸣耳聋患者往往期盼像治感冒一样吃吃药、打打针就能好了,其实这是存在错误认识。在这医生提醒耳鸣耳聋患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效避免耳鸣耳聋带来的痛苦。
■ 花大价钱去服用所谓的偏方妙药
一些耳鸣耳聋患者听信游医吹牛,花大价钱去服用所谓的偏方妙药。这些方法缺乏专业知识,不但起不了治疗作用,而且越治越严重,正确做法是讲科学,信科学,用科学。
■ 耳鸣耳聋只是小问题,不影响衣食住行就行
耳鸣耳聋除了少数由耳朵本身病变引起,更多是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导致的。耳鸣耳聋一般是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病变的信号。形成耳聋耳鸣的原因相当复杂,应详细分析检查病因,合理用药,对症治疗,方才有效。所以耳鸣耳聋不是小问题,患者不容忽视。
■ 患上耳鸣耳聋不去看医生,自行服用抗生素
一些患者认为耳鸣耳聋是耳内发炎,可以用抗生素治疗,结果不见好,却加重了耳鸣耳聋的病情。这样不但治不了耳鸣耳聋,还会雪上加霜。在治疗无望的情况下,又拖拖拉拉十几年,到后来实在影响工作和生活,十分痛苦才来治疗,却已经错过了理想的治疗时间。
■ 出现耳鸣耳聋置之不理、破罐子破摔
在临床上,往往只有少部分患者在一有症状就立即到医院治疗的,其他患者一般都是置之不理、破罐子破摔,拖个大半年或者自行盲目用药从而延误了较佳治疗时机。突发性耳鸣耳聋,在发病7-10天左右治疗,效果较好,之后效果降低,半年以上或更长时间的突发性耳鸣耳聋的越来越差。因此,专家提醒,遭遇突然性的耳鸣耳聋,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的较佳时间,甚至造成耳聋。
■ 活动信息
根据读者需求,新民健康携手相关机构,邀请擅长治疗耳鸣、耳聋的专家为患者宣教答疑解惑,并为读者科普耳鸣、耳聋提供专业的医学知识。凡想了解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内耳眩晕、鼓膜穿孔的读者都可拨打新民健康咨询热线021-52921348,也可发送短信“耳鸣耳聋+姓名+联系方式”至13636588970。报名截止时间:3月6日15:00。
【特邀专家】
尚玉山
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喉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科研工作多年,诊疗技术操作娴熟全面,理论知识扎实深厚,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内耳眩晕、鼓膜穿孔等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疑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