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食育”是个大课堂
王蔚
  给校园餐饮立法,指的不仅是营养与卫生,还在于“食育”也应当是一种法定的教育内容之一。把“食育”提高到国策高度,并以立法形式规定社会各界应负的责任,当今世界各地还不多见。

  1993年,由日本厚生省监修,《思考食育时代的食物》一书问世。2005年,日本制定了《食育基本法》。其《前言》说,“对于培育孩子的丰富人性,掌握生存能力来说,最重要的是‘食’”,把“食育”“置于生存的基本知识以及智育教育、德教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基础的地位”。该法还指出,“食育”“不单是烹调技术,而是关于对食的认识、营养学、传统食文化以及成为食品之前的初级产品、加工产品的生产的综合性教育”。日本提倡“食育”的动机,还在于保护和发扬日本食文化传统。因为在现代社会生活里,日本的传统食文化面临着丢失的危机。为确保“食育”效果,保育园十分注重与家长合作。面向保育园儿童的家长就孩子回家后在餐桌上的表现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就餐时间是否过长、坐姿是否端正、是否挑食、是否边看电视边吃饭、拿筷子姿势是否正确、吃饭时是不是聊天、咀嚼力度和速度怎么样、饭量大不大以及自由阐述意见部分。到了小学,“食育”内容会更加多元,甚至有些小学会举行厨艺比赛。

  其实,中国的食文化历史更加悠久,内容更加博大精深,人文价值也是更加值得发扬光大。但为“食育”立法或许还超前了些,目前的基础氛围或许还远没有形成。因为,我们餐桌礼仪文化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相当一部分家长中,几乎从没有重视过孩子的“吃相”教育,更不懂得“食育”也是修养品行培育的重要一课。由此看来,先补补课,先从最基本的规矩做起,恰是一种好办法。本学期,沪上各校从午餐礼仪文化教育入手,这样的“第一课”意义非凡。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蓝天下的至爱
开学第一课流行“教吃饭”
“食育”是个大课堂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1“食育”是个大课堂 2017-02-22 2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