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主持会议。市审计局、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办分别通报了去年审计工作情况和今年审计工作任务。
应勇指出,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是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迫切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规律,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推动创新、促进发展,正确处理好规范管理和鼓励创新的关系,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情况、新问题,善于用科学的尺子衡量新事物,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要坚持质量至上、客观公正,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审计,严格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讲真话、报实情,同时要更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审计效能。要坚持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做到有深度、有步骤、有成效,确保重点审计审深审透。要坚持查错纠弊、完善制度,牢牢抓住揭露、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这一重点,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完善。
“审计要着力发现‘偏差’、‘时差’、‘误差’问题,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应勇指出,要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持续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情况的监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重大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要严查重处,决不宽贷;对不作为、慢作为、落实不力,造成工作延误的,要及时发现、推动整改;对影响政策落实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瓶颈,要深入揭示,找准症结,帮助优化完善。审计发现、揭示问题是前提,整改是关键。要压实责任,确保及时整改、整改到位、改出实效。
“审计工作越是责任大、要求高、任务重,越要强化‘关键在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审计队伍能力和素质。”应勇强调,审计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并最终落脚在看齐上。
2016年,上海共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921个,促进财政增收节支104.25亿元,核减不实投资13.2亿元,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相关主管部门移送处理事项17件,推动建立健全制度246项。